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话题 >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精选10篇)作文

2.05W

篇一: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精选10篇)作文

《傅雷家书》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家书,但它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它更像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品。书中的每一封信,都诉说着父母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

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国家的敬畏,对艺术文学的不断追求,对困难的理解,对善良的诠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傅雷原本是一个翻译家,但却生不逢时,在文革时期,他与他的妻子受尽了凌辱,但对儿子的信中却从未提起过他们所受的痛苦,而是一直叮嘱儿子要好好作人,忠于祖国,忠于艺术。

傅雷与儿子的相处十分特别,他们并不像普通父子一般,他们更像是朋友,是知音。在与儿子的书信往来时,他的语气好似不是在跟儿子说一样,它更像是在与平辈好友说话,与儿子在意见上发生分歧时,他不会立刻与儿子争辩,而是与他进行商讨和提醒。

傅雷曾告诉过儿子:“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善,是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是要是自己发自内心去关心别人,用自己的善去改变世界。

傅雷夫妻受罚期间,他对儿子的书信中没有一个是为自己叫冤的,而是一直在教导儿子,不要对不起自己的国家,不要入其他国籍,学有所成后报答国家。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敬佩,这种对国家的责任感是无与伦比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是沉重与感叹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让我心感敬佩,这本书拉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

篇二: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读完《傅雷家书》后,我感觉这不仅是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在这里,傅雷不只是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儿子的好友、老师。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亲的关怀疼爱,朋友的关心勉励,老师的淳淳教诲。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关于艺术与人生的讨论。傅雷在教给儿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上把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与个人的荣辱息息相关,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的爱和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傅雷告诉儿子一个年轻人应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耐心引导儿子走上正确的道路。他告诉儿子在学习上应该劳逸结合,切不可操之过急。还告诉儿子组合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其他人生大事的问题。

从“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起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要依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深沉的爱,他希望儿子少走弯路。同时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一切所为都是以我们的成长为出发点,希望我们有所建树。傅雷对儿子的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所望。

家书中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富有哲理。读完《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知道:年轻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条有理,不能激进,要学会如何做人,在学习上更要下苦功夫,不负众望!

篇三: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这个假期中,我阅读了《傅雷家书》,他让我知道了父母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的人们,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在身边教导着我们。同样是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傅雷培养的对象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浓厚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吧。

篇四: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父爱。那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不过百字,最长的几千余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流露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关爱和热情的期盼。

傅雷之于傅聪,既是父亲,也是老师,朋友,知己,他在信中除了关心儿子的生活琐事外,还在之谈人生,谈艺术,浇灌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他以一个过来人,一个“长者”身份,毫无保留的传授着自已的宝贵经验,教导儿子成为一个大的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正如傅雷所言,他给儿子的书信具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伯父的文笔和思想;四、做面“忠实的镜子”。而博聪之于傅雷,既是长不大的孩子,又是可以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位“知己”,傅雷可以放下做父亲的尊严,毫无顾忌的向儿子忏悔自己经过的过错,吐露自己的心声,清除父子间的隔阂。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慨颇深,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平时,他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格,而处在青春期的我并不能理解他,还经常与他对着干,闹过不少矛盾。自从读完了《傅雷家书》后,我感觉自己更了解父亲了,他对我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一句句叮嘱、一生生责备、都是他对我的关爱。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共享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宽广,永远给我最坚实的依靠,最坚强的力量。

《傅雷家书》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书,他能使父母共懂孩子,使孩子更理解父母。现在,我把他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读一读,感受父爱的力量!

篇五: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爱是最好的陪伴

楼适夷曾经评价《傅雷家书》:“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而我认为《傅雷家书》是一位伟大的父亲给予孩子的最好陪伴——爱。

一纸家书百镒轻,从1954年至1966年,12年的时间傅雷都未曾放弃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教育和交谈。我从在一封封家书中,在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感受到傅雷对远方孩子的挂念。傅雷先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其爱子傅聪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他取得成就时让他戒骄戒躁;在他失落迷茫时给予鼓励与建议;担心他平时太用功而累坏了身体,并且时时嘱咐不用太用功,要照顾好自己。教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融于一体。《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热烈的爱也温暖了读者的心灵。

而当今中国社会,与父母亲相隔万里无数“留守儿童”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教育好与自己天各一方的孩子,成为许许多多家庭面对的难题。“子不教,父之过”,只生不教的现象在现在频繁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对于孝道,亲情的理解也越来越淡薄。鲁迅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如今能有多少家庭像傅雷一般如此呕心沥血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施蛰存先生曾说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格,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傅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一直给予了孩子最好的陪伴——爱。

“爱是最好的陪伴,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可以温暖生命里所有的岁月。”即使傅雷远在天边,但傅雷的爱却常常写进了一封封家书长伴傅聪,温暖了傅聪所有岁月。

篇六: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囿于其“初中必读名著”的响亮头衔,我阅读了《傅雷家书》,全书不乏可取之处,但不知道为什么编者偏偏将“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几个大字印出来,因为傅雷的家庭教育,很显然是危险又不可取的。

傅雷在开头几封家书便提到,想要和儿子“成为朋友”,但在后文中却完全没有给傅聪一个和他身份地位相平等的人应有的尊重。傅聪寄来照片,他对照片的背景喋喋不休地问了又问;反复对已经二十多岁的傅聪强调不要恋爱;若回信晚了或少了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是你的父母你竟然不关心我”一类的说辞,但实际上是邮局弄丢了等等。父子两人的关系常年都是“压迫者——被压迫者”的模式,在如此高压和掌控欲之下这种关系无疑是病态的。哪怕傅聪已经成家立业,傅雷仍然对他说教不停,并且努力把他引往自己规划的道路,让儿子成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傅雷的好友也说过“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行动,怎样说话,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而每当儿子稍微显现出反抗意识时,便以自己的状况,或者说,痛苦来道德绑架他。

现在的社会我们屡屡听到“现在不逼你,将来是害你”的营销号腔调,乍一听似乎不无道理,仔细一想便不对了,这句话只适用于那些确实有异常天赋的孩子。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大多和家庭教育没有关系,只是在人格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缺陷。如傅雷,一个家暴,出轨,但确有才华的文学家——再看傅聪,他的婚姻也有许多波折,更加悲哀的是,人们想起他,往往不是作为一个钢琴家,而是作为《傅雷家书》中的儿子。

于是我们不免要问,傅雷真的爱自己的儿子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也处于一种被压迫的境地中。《傅雷家书》不如说是时代的一个剖面,提醒现在的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傅雷家书》的成功只是一个特例,是时代背景和概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在现代的思维逻辑和教育观念中,甚至是非常错误的。

篇七: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有人说家书是研究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史料,这么说的原因,是家书中有情感的流露,无论有意无意。而傅雷毫无疑问是爱傅聪的,从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但傅雷对于这份爱的表达无疑是隐晦的,是份有些矜持的爱,而这种表达对于傅聪而言又如何呢?

傅雷关心傅聪,是份严厉的关心,他教导傅聪生活的方方面面:学问观,爱情观等等,甚至他的说话方式,他的吃饭睡觉的仪态。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导,是有深深的爱隐藏在其后的。但是对于傅聪来说,是否会成为一个负担,他会察觉到父亲家信之后的爱吗?已知,傅雷在傅聪小时候是极其严苛的,而在傅聪长大后,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在用相对温和不少的语气和方式表达补偿和歉意,加上少有的几次真情流露,直言自己对傅聪的爱。傅雷也不再把傅聪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从他和傅聪讨论艺术见解就可以看出。所以傅聪是可以查觉到傅雷的爱的,而在后面的加速中也能感受到傅聪对傅雷的理解,以及对父亲的关爱。

父亲的爱常常矜持,表达方式也各种迂回。每次我和父亲吵完架,我都会回房间生闷气,而父亲到饭点才会说一句“出来吃饭了”当做道歉,而我每次都明白他的意思,回答一句“好的”。他也不再把我当小孩子了,但我的父亲不会说:“啊,我的女儿,你长大了”他会说“哦,你都快上高中了”我能明白他的表达,他的爱,因为他的欣慰都藏不住。傅聪也应该能明白傅雷的爱。

爱的表达很简单,只要从心里明白自己爱对方,无论表达是否迂回,是否直接,对方都能感受到。

篇八: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傅雷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一封家书。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家书,他们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成为了英语特级教师。

读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信中流露出的强烈而深刻的爱子之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书中,傅雷和他的夫人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书中,我认为傅雷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聪是一个刻苦用功,生活有条理,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好公民。傅聪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对孩子教育这方面,傅雷,有自己特有的方法,他认为,不论参加哪个职业,做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傅雷最重是做人,对于居住在外国的傅聪,傅雷只能通过写信对他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难事不轻易放弃,获得荣誉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道理和艺术并存的艺术家。

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儿子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都在信中多次谈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来帮助儿子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篇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与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雷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奔赴在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经常给他指点。

家书是情感的传递,我读了这封家书,使我们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提高自身的修养。

篇九: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匆匆读完《傅雷家书》,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傅聪出国留学数年,身为父亲的傅雷会和远在他国的儿子谈些什么呢?是不尽的思念之情吗?不,傅雷谈的几乎都与艺术有关。初读时,我觉得傅雷太严厉了,明明与儿子只能凭借写信交流,却只谈音乐、修养。无论是儿子演唱会的安排,还是收入的支配,甚至是儿子的情感问题,他都要横插一脚。我不理解,也不喜欢这样的父爱,因此读得匆忙。

只是,爱是什么?是傅雷对儿子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关怀。傅雷是一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他的爱是不同于常人的。他在儿子的音乐道路上出谋划策,但在儿子有稳定收入后,没有在信中向儿子要过钱,他不断提醒儿子要注意身体,这是一种别样的、藏在严厉的包裹之中的爱。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爸爸似乎也扮演着“傅雷”般的形象。从前,我对爸爸大部分时间的严厉以及总鞭策我如“多看点书”的话是很厌恶的,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傅聪太软弱了,傅雷说什么他都听。如今我终得以明白,傅聪是一个智者,在我们父亲严厉的表面下,都隐藏着深沉而无私的爱,只是我只能看到表面,而傅聪可以看出严厉背后的爱。

事实上,生活中像傅雷一般的人很多,不仅仅是我们的父亲,他们以严厉作为自己的包装,但其中的关怀是不比他人少的。我们常听说,对我们严厉的人其实是为我们好,也就是这个道理。在一味的包容与溺爱之下成长起来的人是走不长远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于是人们把爱藏在心里,以严厉推动我们向前。因此,面对那些严厉的人,我们不应该厌恶或是害怕,要相信他们只是把关心放在严厉之下,我们应做智者,在严厉下努力成长。这是傅雷与傅聪带给我的最重要的道理。

撕开严厉的包装,做一个看到严厉之下的深情的智者,放下《傅雷家书》,我心已了然。

篇十: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二

186封家书,每一笔墨都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牵肠挂肚,每一份情都闪耀着父子间的感人光辉。

真挚无私的关爱情

傅雷对儿子的身体健康,学习状况以及生活婚姻无微不互地关怀着,牵念着。他对傅聪常常练琴七八个小时不休息而担忧,几次三番在信中提到出门放松的好处;在学习上,他又一直关注,决不松懈;而面对婚姻家庭,他以成熟的长远的目光为儿子“探照“未来,给孙子起名字,给儿媳写法文信,关照她的身心……傅雷把自己的苦楚掩盖,即使浑身疾病也要提起笔来,他真挚无私的关爱,温暖儿子的心。

宽严相济的教导情

一名杰出的翻译家,他对儿子的教导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大至乐理,琴法,技艺,小至修身、齐家、爱国。全书开篇是傅雷的忏悔,他后悔自己曾经过严的教育,这也铸就了他在本书中宽严相济的引导。他毫不温宛地培养儿子的民族情怀,获奖时告诉他不能骄傲自满,告诉他实践出真知,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不包庇他信中的笔误。同时,他遇事询问儿子的意见,推心置腹,为儿子打抱不平,抚慰儿子的委屈,尊重又不失严谨的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傅雷循循善诱、用心良苦的教导,成就了傅聪,让他闻名海内外,享誉世界。

缠绵不断的思念情

作为一个父亲,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儿子,思念之深,思念之浓,难以言表。傅雷在书中说过最多的就是催促儿子多来信以及自己收到信时坐立不是的喜悦。一方面,他着力培养儿子的中文表达,另一方面,便是他泉涌般的思念情。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直到走上绝路前的最后一刻,他还想着儿子,放不下同样念着他的儿子。这缠绵不断的思念情,令人动容。

“家书抵万金”,傅雷把对儿子的期望与爱融入他文字,字字真切,情意绵绵。

《傅雷家书》,一本贮满深情的书,一座父子连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