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话题 >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精选8篇)作文

6.36K

篇一:《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精选8篇)作文

张悦

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共产党人的魂。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员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着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觉得是共产党员的爱。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中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小家,甚至牺牲生命。

在今天学习完《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看见朱杏南同志在走上刑台前,为自己家人所留下的遗书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份敬意。“我这种结果,你们不应当悲伤,而应当以无上光荣啊!”这一句简单的问候,写出了朱杏南烈士对革命牺牲的在所不惜。在家书中,他对家产,儿女进行了安排。即使自己马上即将牺牲,他依旧冷静的鼓励家人追求自由,推翻压迫,并慷慨快意的表达自己的革命人生。并且是革命这份事业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让我心生敬意。

身为一名学生,读烈士的家书简直可以说思想上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是一种无尽的享受。

篇二:《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李美棋

时至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清明假,我通过网络,缅怀先烈。课堂上,两位革命战士——朱杏南、史研芬的家书,令我不禁潸然泪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充满着荆棘的,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有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百姓、我们的大中国,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带领着我们走向胜利。这两位先辈就是这样的人。

朱杏南虽出生于富家,无衣食之忧,但他从不只享于眼前的安乐、富贵。他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百姓,看到了正处危机关头的中国。此时此刻,在他的心里,投身于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第一位,即使付出血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朱杏南死前,在遗嘱中,他也这样说道:“我这样的结果,你们不应当悲伤,而应当引为无上荣光的啊!”他还在家书中叮嘱弟妹“应该处处去寻找光明而快乐的路,运用自由民主的权威,将旧社会的一切伪道法,都打破它”。朱杏南的一生,都在为百姓,为社会,为中国革命做贡献,唯独委屈了自己。他这种舍己为人的作风着实令我敬佩不已。

史研芬,一位年轻的革命者,也同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在诀别信中说的:“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底肉体被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者所毁伤。……”为了革命的胜利,面对死亡,史研芬已无所畏惧。

两份感人的家书,无不透露出先烈们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肉体虽亡,但这种革命精神将永存,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三:《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身在上层心在党,从容就义报忠心。

一封家书,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表露出为革命牺牲的铁血壮志——

朱杏南,居于上层社会,坐拥田产酒坊。他投入声援活动、普及教育救国。面对国民党的软硬兼施、通缉追捕、甚至刑法威逼,朱杏南不屈不挠,最后英勇献身。

富贵名利,这个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似乎早已是贪污腐败的代名词。有多少人为之深陷泥潭,又有多少人为之赴汤蹈火。而朱杏南,却犹如黑暗社会里熠熠生辉的一颗明星。他能在“局长”一职前坚辞未就,能变卖家产只因革命,不慕名利,只为以身报国……如此坚决,实属榜样,令人动容!

又是一封家书,浸满血泪,用沉重话语诉说衷肠——

史砚芬,于中秋节前一天英勇就义。他参与发动农民运动,为党奔波,死前从容淡定,毫不畏惧。

在家书中,史砚芬时而诉说革命壮志,时而倾吐愧疚之心,时而寄托殷切期望。就义时,穿着朴素,神情安逸,敬礼“再会”间,吐露千言万语……就是这样一个人,心中有“小家”,不忘予弟妹殷殷嘱托;心中更有“大国”,愿为国捐躯,以死明志!

过往的历史不曾暗沉,时代的精神愈发明亮。朱杏南以牺牲体现在所不惜,史砚芬用就义表达坚贞不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然坚守初心使命,以小我成大我,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篇四:《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宫愉涵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看完《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我思绪万千,心中百感交集,震撼心灵画面呈现眼前,各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令人打心底升起敬佩之情。

无数革命先烈在战火纷飞时代,为了保卫国人的安全,勇敢地冲锋一线,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放在病毒肆虐的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不顾一切的保卫我们罢了。通过《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时代担当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更从中悟到了舍己为人的力量。是什么让革命先烈们在令人闻风丧胆的生死考验面前大义凛然?答案可想而知,是使命,是责任,是他们的信念。新时代我们又有了新的使命,坚守岗位、珍惜时光,为国家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篇五:《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李向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今天没下雨,但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在这一天,人们怀着忧伤的心情怀念自己的亲人和革命烈士。史砚芬就是一位宜兴革命烈士。

史砚芬,又名余晨华,1903年出生于宜兴市,他早年丧父,家境贫穷。他全身投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追求救国报国的真理。1927年春,他在与北伐军的交往中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之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5月5日,他在南京参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史砚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吐出半点机密,坚强不屈。9月27日,史砚芬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5岁。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靠先辈们的辛苦奋战才得来的,是经历许许多多场战争才换来我们美好的今天,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的奉献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更是无可替代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先烈的这种精神传扬下去。开创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篇六:《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于艺

今天上午,我观看了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到现在,我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复。

片中,革命烈士朱杏南为躲避国民党的三次抓捕,在农民的掩护下逃走,藏在天花板上,自己翻屋顶逃走。在被抓后,坚贞不屈,绝不透露一个字;史砚芬在被捕后从容镇定,给弟弟妹妹们写了一封铿锵有力的信,还指出不要治丧,说是浪费……有这样的革命先烈,革命怎能失败?像朱杏南、史砚芬这样的革命人还有很多,他们用生命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没有他们,革命就不会成功,也就没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英雄的人民。在这场疫情中,涌现出了大量像朱杏南,史砚芬一样的英雄,他们主动请缨,奔赴前线,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还随时有感染的风险,可他们一点也不害怕,坚守一线,哪怕不能陪家人过年,不能和儿女拥抱,不能给父母做饭……

烈士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精神却时刻伴随着我们,虽死犹存!

篇七:《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王苓秸

今天我看了两位革命英雄的家书。他们的家书都不是很长,但是却都体现出了对党的永远忠诚与对亲人的留恋与不舍。

第一封家书是朱杏南的。朱杏南32岁就英勇就义了。他在监狱中见了妻子最后一面后,写下了这封家书。家书中,他写道:“我死后所有的财产都归我女儿所有。”这足以体现出他身为人父对儿女的宠爱。他生前为了革命事业,自己和妻子卖了金银首饰,最后只剩下寥寥无几的财产。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为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他的这种精神是无比崇高的。

第二封家书是史砚芬写的。史砚芬死前给妹妹和弟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妹妹,你以后就是家里最大的了,你要照顾好弟弟。虽然我也不忍心让你担任这份责任,但是我又不得不这么做。还有弟弟,你以后要听姐姐的话,做什么事都要与姐姐商量。如果你以后有所成就,我会在黄泉下很开心地望着你;如果你以后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也不要加入国民党!”信很短,但却体现出了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与不舍。史砚芬与朱杏南一样,都为革命而光荣牺牲,但对亲人的感情都是那么深厚。

朱杏南和史砚芬一样,都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们虽然对家人不舍,但依然不肯屈服于敌人。他们与所有共产党员一样,一样伟大,一样坚强,一样令人敬佩。他们对党的忠诚与伟大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去赞叹,去颂扬,去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篇八:《烈士家书道不尽的爱国情怀》观后感小学生

刘姝含

清明节到了,又到了缅怀革命先辈的日子了,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别样的线上思政课《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视频讲了两位革命先辈朱杏南和史砚芬,牺牲前写给亲人的家书。看完之后,让我深受震撼,肃然起敬。

朱杏南是一位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但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他面对眼前的安乐富贵、到手的地位钱财,没有丝毫动心,心中始终装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他对镇上的穷人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并创建了阅览室、暑假补习学校、俱乐部,还增办了小学,让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入学。国民党多次对朱杏南威逼利诱,想让他放弃革命,却被他训斥。最终,他在联系工作时,不幸被捕,他在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种结果,你们不应当悲伤而应该引为无上荣光啊!”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他那种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的精神。

史砚芬更是从小父亲便离开人世,家境窘迫,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革命者,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在家书中写道:“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他这种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是多么伟大,深深地敲击着我的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复。他牺牲时才年仅二十四岁。这个年纪在我们这个和平时代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啊……

上了这一节思政课后,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我们现在平安、美好的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