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人物 > 妈妈

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妈妈3.06W

篇一: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李沿成

最近妈妈觉得身体健康很重要,开始喜欢上了跑步,她在网上看了又看、不停比较,终于挑了一双漂亮、耐用、轻巧的跑鞋。

这双鞋高约6厘米,长约24厘米。鞋底是一层透明的塑胶材料,里面插了几根塑料条,应该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吧!鞋边围了一层白色的塑胶,鞋面是淡金色,鞋头被一层肉色的塑料包裹住。鞋的两侧都镶有一片金色的塑料片,剩余的鞋面都是淡金色透气布。鞋带也是淡金色,仔细看还可以发现上面散布着闪亮小点。鞋子内的软垫是金色的,十分引人注目。

妈妈说,这是她的“幸运鞋”。她第一次参加扬州马拉松,就是这双鞋陪着她跑过扬州城的起伏曲折的赛道,才取得了好成绩。她非常喜欢这一双跑鞋,每次跑步都穿这双鞋。妈妈每次跑步回家,都会在阳台上仔仔细细地把鞋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刷一遍,然后把鞋子放在水槽里,确保每一个透气孔都已经给洗干净了。

这双鞋好看又很有用,也见证了妈妈很多重要的时刻。暑假,妈妈陪着我和爸爸一起爬山,是难得的亲子时光。我和爸爸都气喘吁吁,被小石头磕到好几次,妈妈却看起来十分轻松,是因为鞋子的减震能力很强吧!记得我第一次跑小马拉松,妈妈也是穿着这双鞋鼓励我跑到终点。我们一起出发、相互打气,看谁先到终点,结果妈妈像风一样跑到了终点,爸爸对妈妈说:“你挑的这双鞋性能可真好!”

这就是妈妈的心爱之物---一双跑鞋。这不是一双普通的跑鞋,而是一双充满亲情的跑鞋,陪着妈妈跑过每一步,上面积聚着我们一家的美好回忆。

篇二: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严筱可

那个心爱之物是妈妈上幼儿园时出现在我妈妈眼前的。它原只是外婆用来洗衣服的工具,没想到成了妈妈手中的一把“古筝”,它就是一块搓衣板。

搓衣板本来是比较粗糙的,后来慢慢变光滑了。搓衣板用木头制成,是一种淡淡的原木色,一座座长条小山,凹凸不平,整体看起来为长方形。

妈妈很喜欢音乐,但家里没有乐器,就拿出搓衣板一本正经当做古筝,有模有样地乱弹一番。还笑眯眯地说声“谢谢大家”这样的话。

妈妈很喜欢这块搓衣板,一直小心保护,不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就生怕它丢了会被人偷走。只因为那时的搓衣板都是放在屋外头的,每到夜晚,妈妈就要把搓衣板从外面拿回来。即使拿了回来,妈妈还是不放心,一定要放在离他最近最显眼的地方,明天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那把“古筝”。

后来,妈妈他们搬离了那个地方,但是搓衣板却留了下来,妈妈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从此妈妈再也没有见过那块搓衣板,那把寄存了它童年时代记忆的“古筝”。

篇三: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吴菡

妈妈在老家有一抽屉的信,每封信都包含着妈妈的回忆,外婆搬了几次家,都记得带上了这一抽屉的信。这些信是外公给妈妈写的,有些信封已经变得皱巴巴的了,每一封信纸已经发黄,有些字也模糊不清了。仿佛是记录了岁月的沧桑,又诉说着一个个温情的故事。

因为那时候电话不方便,妈妈在上高中的时候就离开了老家,一个人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杭州上学。从老家到杭州需要坐大半天的火车,坐汽车要整整坐一个晚上到天亮,所以外公就给妈妈写了这一封封的信。那时候的日子,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第1封信,我的妈妈记忆犹新:开头第1句就写了“好好吃饭,一个人在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生病了。”最后一句写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数百公里外的外地,一个人求学,外公肯定有很多的不舍和不放心,就想借助信来关心妈妈,所以妈妈也把信收藏着。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陪伴妈妈度过外地求学的这三年。

这些信里面有对妈妈的关心,有对妈妈的不舍,每一封信都充满了情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父爱,这些收藏是妈妈的回忆,这就是妈妈对它的心爱所在。

篇四:妈妈的心爱之物作文

金意翔

“滴滴”,洗衣机的提示声传来,妈妈把洗好的衣服铺到晾衣架上。说起这晾衣架,是妈妈在网上买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觉得没什么特殊的,和我的书桌一般高,也就枕头一般宽。我问:“妈妈,家里不是还有晾衣架吗?你怎么又买了一个呀?”妈妈说:“记得几个星期前去英国见爸爸的时候吗?”“记得。”“那么在他那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呢?”“有床,衣柜……晾衣架?”“那个晾衣架又长什么样呢?”

我说:“它是白色的,分为上、中、下三层,还可以折叠。”

“答对了,有了这个晾衣架,晾衣服就方便多了。”妈妈说,“另外,它可是很少见的,就像在英国和爸爸一起度过的时间一样。”

听到妈妈的话,我突然想起来,每回晚上,我上床睡觉后,往往都会迷迷糊糊地听到钥匙开锁的声音,以及爸爸的脚步声。那声音轻轻的,似乎是怕吵醒我。第二天,我起床后却发现爸爸早已去上班。而在英国,爸爸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就可以回家,每天晚上都可以和我一起吃晚饭、看电视、下象棋……

妈妈说,她用的那个晾衣架和在英国用的晾衣架很像。“看着它,就好像重新拥有了在英国那些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