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1000字作文

精选1.16W

不愿倾听的时代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1000字作文

河谷曾给了我语言,带我走的却是孤独船,诉说换不来对岸的回声

——《犴达罕》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隐蔽于人们眼底最为黑暗的地方。以致人们在不经意中对其万般残害,都没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物,小至一朵花、一匹鹿、一个人,大至一个民族、一条河、一种生活。这些事物,在历史纷繁芜杂的长河中都被裹挟在涌动的浑浊暗流中,孤独地等待时间将往日的光彩冲刷殆尽,实诚可叹,实诚可悲。

而这个民族,叫鄂温克,这条河,叫额尔古纳。与世隔绝于中俄边境的苍茫林海,使鄂温克人保留了千年以来“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与自然赋予他们的纯洁之魂。当那诗意的生活伴随直抵人心的震撼,经由迟子建之手,凝结成字字飘雪,字字珠玑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首凄美宏大的民族史诗,缓缓展开与书桌的一方天地之上。

鄂温克人过的生活,是身处于高楼之间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我是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开篇以一个部落最后的女酋长的口吻,伤感地诉说起过去近百年的生活,回忆起一个个逝去的亲人。极少有文章能以短短一句渲染出年代所具有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字的轻灵。与其说是迟子建深厚的文字功底所致,我更愿相信是鄂温克族千百年来保有的纯粹是任何描绘他们生活的辞藻都变得晶莹剔透。他们的族人,来自于清风,也归于清风;他们不相信任何现代文明,只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们的萨满,为了救别的孩子,宁愿让自己的孩子死去;他们养的驯鹿,“夏天踩着草地上的露珠,冬天吃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小鸟的歌声”。如此简单原始的生活,却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又怎会不让人心向往之。

当千年的光阴逝川奔腾而去,凶猛的近代历史汹涌前来,谁又能料到,连抗日战争,文革都没能摧毁的至纯至净的文明,却即将在和平年代工业化进程中逐渐消亡。一个文明是难以被消灭的,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与文化,但当政府以改善生活为名发下文书,伐木工进了山,鄂温克人离开山林,定居山下,驯鹿失去自由,像猪羊一样被豢养在围栏之中,鄂温克文化,遭到了最为致命的打击。电视前的人们,只看见了鄂温克人在记者镜头前欢喜乔迁,却不见他们入夜后在月光下偷偷落泪。这是一个不愿倾听的时代,一切都匆匆,太匆匆。时代没有耐心去倾听那似风如水的歌声,没有耐心去了解古老又神秘的信仰,没有耐心去经历千年纯净、安定、与世无争的生活。与其相比,我们每日为三餐忙碌的生活,根本算不上生活,而是生存。

在工业文明统治的今天,我们到底丢失了哪些东西?是对一个文明最为基本的尊重,还是内心中对自然的敬畏;是对鄂温克人深沉的悲悯和关怀,还是那远在天边的生活本质;亦或是生命最为简单的爱和恨,激情与纯粹?“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不仅是鄂温克族,世上仍有许多文明,他们的文化被冠以糟粕之名改造地面目全非,而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额尔古纳河右岸》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迟子建与鄂温克族的一次坦陈对话。在文中,她真切抒发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戕害纯真的无奈与哀痛,字里行间浸润着自己对鄂温克人挥之不去的眷恋和缅怀。如她在《跋》中写道:“写完尾声《半个月亮》的时候,我无比的幸福,又无比的酸楚,因为我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那正向未来疾行,不愿倾听沿途风声的时代,是否可以慢下脚步,等待那密林深处传来清脆的鹿铃声,等待无数个民族以其最为古老的方式相伴于时代左右,一起前行?

不愿倾听的时代啊,且向河流对岸传来的的诉说报以最为深沉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