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精选8篇)作文

精选9.2K

篇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精选8篇)作文

星中那抺中国红,永远是最赤诚的色彩。

——题记

韶华易逝,红尘滚滚,岁月的车轮碾过,改变了人,改变了物,改变了容颜,却磨灭不了心中那抺红。

在假期中,我跟随着埃德加·斯诺先生的脚步踏入了那片曾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延安。埃德加·斯诺文笔质朴简洁,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能让我切身体会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漫长,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也能近距离与革命英雄接触——爱吃辣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热忱的红小鬼,任劳任怨的窑工徐海东……虽然我不知道所有红军的名字,但我能从他们每个人身上看到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壮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啊,在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上,红军经历了许多凶险,其中之一便是飞夺泸定桥。当红军抵达泸定桥边时,桥上的木板几乎尽数被拆除,只剩下几根铁索在冷风中发出彻骨的寒响,摇摇欲坠。岸边的机枪装满了吞噬生命的子弹。波涛汹涌,浪花咆哮着,怒吼着,拍击着两岸岩石,似要将崖岸拍碎,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乌压压一般的战士中,二十二个战士昂首挺胸肃立在人群前,他们是——敢死队!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如离弦的箭般冲向前,没有丝毫犹豫。刹那间,对面千万子弹挟着冷风打在他们的胸膛上,他们原本完好的身体顿时变得千疮百孔,不断涌出鲜血,如寒冬腊梅般鲜艳刺目。他们疼吗?当然疼了,怎么能不疼?可是他们的目光依旧坚定,眼中闪烁着星光,那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冀与憧憬,是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是心中熊熊燃烧的星火!随着时间流逝,血液顺着战士们的身体浸红了铁索,无数人倒下了,又有无数人补了上来,他们用生命硬生生拼出了一条血路!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仅仅是长征途中的冰山一角,我难以想象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多大努力,才让那一抹红星在东方熠熠生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即使硝烟已灭,战火已散,我们依然会用生命捍卫着我们的祖国。

2022年的时疫之初,举目尽是惊慌,当人们被恐慌所笼罩时,有这样一群人在逆境中举起了明亮的旗帜,义无反顾的奔赴疫区,成为黑暗中亮起的红星。那个年仅22岁的朱海秀小姐姐,瞒着父母奔赴疫区,不惧危险与辛苦,一边说着“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一边就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在记者让她给家里报个平安的时候说道“我不想哭,我要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或许当初我们的革命先辈也是抱着这样矛盾的心理奔赴战场的吧。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优美的话语去形容他们,我只知道“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生于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应以少年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

窗外有风吹过,吹的风铃轻响,室内少年的心底轻漾,泛起微微红光……

篇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红军最后一定照耀中国。

——题记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当时的中国有丑陋不堪、压迫人民的国民党,也有忧国忧民而为民而战的红军,红军不仅是一支队伍,而且是一种精神。

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毛泽东等人的成长轨迹,可以了解红军的成长历史,可以看到红军剧社表演时的情景……当然,也表现了”红小鬼们”与红军战士们积极乐观、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长征》那篇,过大草地,渡大渡河,举国大迁移,被第五次围剿。那些英雄们是挺过了多少的磨难与痛苦,而蒋介石却在日本侵略时围剿自己的同胞,这是多么不明智的举动!

毛主席对老百姓的平易近人令我十分震惊。毛主席的思想是你我都难以触及的领域。再次向毛主席致敬!斯诺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感到,他们其实并没有很伟大,他们也只是平常的人,但这种意志与思想是凡人难以企及的。

战士们用鲜血谱写着令人热血沸腾的凯歌,取得了不朽的功绩。他们身后是默默支持的老百姓,他们踏着牺牲战友的尸体所垒成的一座桥,肩负重任,挺过重重难关,终于成功!用和平洗涤者这块土地,来安抚那些重点牺牲的勇士。

我们虽然拥有不同的脸与不同的眼,但我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如今的社会一片光明,前途似锦,生活在这和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过完这平凡的一生,但我们甘愿平凡吗?我们不仅是妈妈的孩子,更是祖国的花,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弘扬和传播红军精神,争取以后能够报效祖国。我们现在做的也许很微小,但十分的有力量,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份微小的力量会全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继而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

如果希望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

——后记

篇三: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写的。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难与困苦,那荒凉的大西北承载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斯诺在一九三六年怀揣着对中国革命的无数问题进入陕北的苏区,在他的采访对象中有开国元勋,也有平民百姓,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红军们的生活。

章节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红小鬼”这一章,他们大多都为穷苦人家的孩子,但他们却志气昂扬,我们别把那些孩子都看扁了,他们都为正规的红军,走过万里长征,保家卫国。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他们即使被敌人俘虏,在监狱里无论怎么拷问这些孩子,他们仍然坚定信仰,不屈不挠。

书中第五章的“长征”也让我感兴趣,红军长征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事了。红军不怕苦,更不怕牺牲,在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向上,四渡赤水、飞夺沪定桥、过雪山、走大草地。长征不仅是伟大的征途,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只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再多的困难也不用怕。

说起毛泽东,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不会陌生。我之前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中国的伟大领袖。但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第四章,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热爱读书、精明博学。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有演讲和写作才能,记忆力超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这些方面让我无比佩服。他勇敢无畏、质朴纯真,具有反抗精神。他精力过人,拥有强健的体魄。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两三点才休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和长征路上的长途跋涉,都源于他青年时期的艰苦锻炼,身心都打好了基础。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居然在严寒的冬天去游泳,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是做不到的。这让我开始反思,要重新正视我在学习上的困难了。不止是他,还有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革命前辈,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犹如一颗颗闪耀着的“红星”,照亮了我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幸福与安宁。

我们作为青少年人,应接过革命前辈的接力棒,学习红军思想,践行长征精神,努力学习,增强自身本领。坚定信念,继续前行。相信,我们会成为闪闪红星中的一颗,照耀中国。

篇四: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阳光依旧灿烂,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依旧仰仗军人。(题记)

他们是一个平凡而敢作敢为的群体,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军人上尤为突显,他们便是红军。

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荡的中国在报社工作,他不似残暴无情的其它美国人,因他常年跟随红军生活,也时常与红军及中国人一起探讨交流,使他便与毛主席他们的关系更深了。

本书讲述了斯诺记录中国西北据地的所触所想。在这本书中,有拿着枪锋冲在前面的战士们;有可恶残忍的敌军;也有热心善良的百姓们。我见到了周恩来历经学习路途,组织上海罢工,八一起义,他忠心诚恳无私为国牺牲。也见到了彭德怀的“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也许这里面的英雄道也道不尽,都是被人们铭记于心的战士。

“他们可能是出生不幸,不幸在被父母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导致英年就已牺牲了”。也许有人这样说,但你错了,他们是觉得有幸,有幸自己能够为国而捐躯,因为只有国安,我方能心平。我们远远比不上他们,因为他们的去世才配为被叫“牺牲”。这也成为了他们人生里程碑上的骄傲与自豪吧。

相同的遭遇,命运却不同,坚定如一的红军战士誓死护国,他们不及去守护大片疆土,只希望守好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不敌人所掠。《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见证了中国战士所受的痛苦,才明白现如今我们脚下所踩踏的每一块土地都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肉体换来的。没有人能在轻视长征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

中国队伍逐渐强大,中国人民逐渐勇敢,致于“无知土匪”谣言不攻自破。纵使中国红军与战士们被敌人威胁举枪杀同胞,那时莹莹之光透过他们的心脏,肾直至肺腑,你便知晓,他们如果举枪指着那些同胞时,介时枪里也是无弹的。这便是为何世代人民都敬仰他们的原由所在。

从前,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弹声的时期,人民的日子是提心吊胆的,如今,我们便要认真负责过好每一天。

战火被现今的幸福所打败,退缩了,倚杖脚底,永不见光明。(后记)

篇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这段历史是刻印在我的心中的,已经无法磨灭,红军们通过昂扬斗志为我们实现的完美生活,我绝不能够辜负。

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那里写的是斯诺来到西北,找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那时的红军迁都到了那里。斯诺与毛泽东主席谈了许多夜晚,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口中明白了他的不少故事。毛泽东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实在是让人吃惊。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却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透过这一章节我又了解了一些毛泽东主席,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斯诺将中国当时的事件记录了下来,一部分透过了别人的口述,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述的事件活着。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关于中国战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好奇并且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也成功了,斯诺采访了众多参加过长征的在苏区工作、生活的、战斗的人,这些人里也包括红军的首领与干部,记录下了问题的答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斯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那一颗热情的心!

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样样的呢?美国记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

在七十多年后的这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透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篇六: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淬英雄之心铸青年之魂

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岁月里,曾有人身先士卒,扶大厦于将倾,诠释了真正的忧国忧民。走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看那硝烟战场万旗飘扬,听那锣鼓声声豪言壮语,感受那英勇无畏团结一致的红色革命。

读斯诺先生笔下之文,那一个个满腔热血的灵魂,坚韧不拔的毅力,英勇卓绝的身姿,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红星照耀中国》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全中国,全世界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与解放全国人民改变社会的热情与力量。

书中,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红军将领及诸多无名战士,农民,工人的精神状态及其思想觉悟。一开始的“赤匪”形象被打破,描述的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战士。毛泽东,从小勤奋好学,年少就立志为中国贫苦人民们谋得幸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决心改造中国,打倒剥削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就算是在哪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用火一般的热情和铁一般的意志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那些年轻战士在只有空铁索的桥前毫不畏惧,为了这难得的机会,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爬到湍急的河流上方,面对敌人的枪林弹,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面对敌军,自然乃至死士,他们用不言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为了胜利而甘愿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青春,爱国之底色,奋斗,是爱国最好的姿态。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受不住酷热,悄悄躲藏的无影无踪。放眼望去,皆是翠绿的海洋,可此时的我却无心欣赏这画中的风景。正午,烈日当空,我和父亲母亲走在深山里,准备探望许久不见的外公外婆。但长达三小时的长途跋涉使得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我难以忍受。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我的腿就像灌了铅一般,每抬起一下都仿佛承受着几百斤的重担,生理上的不适使我胸口发闷,呼吸声越来越沉重。母亲好似发现了我的窘境一般,似无意地说起:“当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怎么也没见得有我们这样累。”就是这一句话,却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是啊,百年前的红军战士们,哪会有我这样脆弱?哪会有我这样轻易就被打倒?新中国的青少年难道都如我一般娇弱吗?不!作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新青年的我们,应如革命先烈们那样,有着永不言弃的精神!

如今,国家强盛,繁荣正茂,却不曾想过,这华丽的身后是鲜血的浇灌,革命前锋勇敢无畏,抛头颅,洒热血,换来这美好的华夏,我们也应不甘落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篇七: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题记

中国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红军在农民眼中是怎样的?如果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其实可以读读这本《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为了探索红色中国的奥秘,他不惜跋山涉水来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当他踏足中国时,他震惊了,震惊于他所看到的一切,所听到的一切: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内里党派相争,外在日本虎视眈眈;掌权者紧紧捂住双耳,牢牢闭上双眼,无视百姓的哀呼,万民的悲嚎;白军们挥剑指向中国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日军们胡作非为,烧杀抢掠,奸杀民女,射杀男人;阶级划分严重,人心冷漠,明智未开……怎一个乱字了得,这段历史估计仅次于南北朝时期。

可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生逢乱世,他们看不到烟花的绚丽,看不到江河的壮阔,入目是硝烟,是战火,是敌人那一张张可憎的脸。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穿着粗布麻衣,吃着粗茶淡饭,成为了人民的英雄,人民的依靠。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独秀这些平常只能从史书上看到的人物好像真的活了过来,我好像真的看到意气风发的他们指导战略战术的画面,脸上刻着希望,眼里闪着信仰。

那时的他们所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日军的侵犯,蒋介石的固执,白军的步步紧逼,都像巨大的龙卷风,把共产党卷入漩涡,如若没有清醒的意识,将永远迷失在里面,但他们所尊奉的信仰告诉他们:走出去,走出去,人民需要他们。共产党对外采取和平政策,对待人民温和尊重,这可能就是他们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吧。

这段抗战史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飞夺泸定桥,强度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应了那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名句。

如今历史进入新的篇章,昨日的硝烟已散去,鲜血已干涸,但是那段历史始终是我们的一道伤疤,虽已结痂,但它曾经的血淋淋一直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先烈们穿越漫天黄沙,我们生长于蓝天下;先烈们冲破层层枷锁,我们活动在自由里;先烈们熬过漫漫长夜,我们与黎明相拥。没有他们的昨日,何来我们的今日。

我们现在能做的仅仅是用满腔热血,保护好他们的果实,有信仰,有希望,朝着美好的明天进发!

篇八: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800字初二

酷热的7月,我第一次接触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是无数红军将士坚强的意识和顽强的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后来又目睹了1932年的松泸战役和1933年的热河之战,并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在这期间,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和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有所接触。1936年6月,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在那里,他和毛泽东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以后,他又辗转各地收集了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料,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报道。

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经历。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本篇采用毛主席自述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毛主席的出身、童年、少年以及后来参加革命的成长经历;解释了他从一名知识分子转变成一名共产党员的原因;也解答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以及红军的成长经历等。

当然,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长征”。1934年10月,中国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度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短暂修整之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入云、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了遍布沼泽、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突破了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并顺利进入甘肃。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这本书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始终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璀璨的“红星”一般,随时提醒着我们回望历史,并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勇敢的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