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德与得的作文(通用7篇)

精选1.21W

篇一:德与得的作文

德与得的作文(通用7篇)

“德”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得”指的是一个人所收获的利益。除了同音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总的来说,“德”是“得”的因,“得”是“德”的果。自身的品行道德是决定所获利益的基石,而收获的益处如何也是对一个人道德情况的反映。

当下社会中,有不少商贩做生意时不讲信用,没有道德。一个肉铺老板为了让自己花的成本更少,便偷偷把货架上的肉换成了注水肉,久而久之,不会再有人来买他的肉。一个网店店主为了使自己赚钱更快,便在所卖手工艺品上偷工减料,与网站图片上所给的样子大相径庭,久而久之,不会再有人浏览他的网站。以上情况的出现就是人们未能认清“德”与“得”内在联系的例证。“得”的获取方式从不应该是以损失他人利益为手段。他人给予了信任,我们应当换之以诚信。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德”与“得”的例子。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是你品德的高尚;不帮他,你也并无过错。但当你认为帮助他人很麻烦,担心自己付出太多没有回报时,看似你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实则失去了“得”的机会;而在他人危难之际及时伸出援手,足以获得他人的信任与深厚的情谊。他日你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有更多的人会对你倾力相助。可见,无“德”即是无“得”,真正的“得”的收获,是通过“德”的付出取得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品德高尚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孔子、王守仁、李大钊等,他们都是人们心中公认的伟人。他们以“德”约束自己,才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伟人之所以伟大,不全是因为成就,也因为道德。如果说其中很少人是因为道德的高尚才取得成就,那有“德”才有“得”可能是个巧合。但至今为止,历史上无数伟人都在无意间向我们证明:“德”与“得”从不是巧合,而是真理。

众所周知,法律是对人的道德最低要求。之所以社会需要法律的约束,正是因为人们需要道德的管辖。若是社会失去了法律,则人们获得了更大限度的自由,但同时也失去了安定、法治的社会。正如人们没有道德的自我约束力,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与两人之间的情谊一样。所以说,“德”才是“得”的真谛。没有道德约束的利益,会使收获失去美感。无“德”之人,永远感受不到“得”的快乐。

篇二:德与得的作文

“德”即为品德,美德。“得”为得到,二者间同音异义,却又有微妙联系。

有责任有担当的品德让我得到历练,得到成长。这学期我重新承担起了小组长的职责,时隔多年,这让我有些无措,当其他组长担当起职务时,我常常无所作为。渐渐的,我意识到我应承担起我的责任。那天,天还刚蒙蒙亮,一团团微带寒意的浓雾不时扑在脸上,掠过身旁,我奔赴在向学校的路上,下决心一定要又快又齐的收好作业。我很早到了学校,等待组员的来临。起初是有些紧张的,但随着一项项作业沉甸甸的落在我的手里,我变得越发自如起来。10分钟后,我抱着作业交给课代表,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贯穿我的身体,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担当起我作为组长应承担的责任,正是这种有责任有担当的品德驱使我重新做好小组长。如今我也能在组员有困难时积极帮助,吵闹时适时阻止。这份历练不仅让我在组长这个职位上做的更好,也让我为班级,为小组做出了贡献,更让我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到了成长。

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让我得到快乐,得到成长。那天天已经黑透,像一块巨大的幕布一般,笼罩着我,风萧萧的吹着,我孤寂的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突然一个苍老又低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一回头,一位满是皱纹的老婆婆,穿着红色大衣在黑夜中低声说了些什么。风声在耳边呼啸着,我只听清“刚到这里,不熟”和“能给我点钱吗?”我被这场景吓了一跳。连忙摆摆手走开了。站在远处我望见她坐了下来,风还是萧萧的吹着,她单薄的身体也显得孤苦无依,红衣白发,倒也没那么骇人了。最终心中的善意与从小被灌输的助人为乐的美德,驱散了心中的阴谋论,我掏出书包中所有钱,快步走了过去。塞在她手中,她望着我激动得颤抖起来,不停的说谢谢。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心中得到的充盈。从此,助人为乐不再是课本上轻飘飘的一纸黑字,是切切实实的,贯彻于心的行动,这是我在帮助别人时所收获的最好的回报。

人生路漫漫,根植于人心中的品德,美德让人得到满足,得到快乐,得到成长得到历练,得到升华,这即为“德”与“得”之间的联系。

篇三:德与得的作文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总是在想帮助他人自我否定,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人黯然地离开,虽觉得可惜,但也未曾认为这种事有什么得到,反而有可能失去。

我走在教室的走廊上,满心欢喜地准备去上我最爱的体育课。经过了一个垃圾桶后,不经意间扫到了路前方一个水瓶,我不由得扫过我做捡垃圾这件事所要付出的代价,立马觉得不值,然后与往常一样走了过去。尽管体育课开始了,但我总觉得心情有一些低沉。跑步时,又再次扫到那垃圾桶旁的水瓶,多么不和谐的画面,那一瞬间,水瓶如同一根利刺刺进了我的心中,我感到疑惑,为什么?

体育课上,我奔跑在篮球场上,却不像平常一样开心,总感到自己有些心中还未解决。

下课了,同学们排队离开了操场,经过了垃圾桶,我并不想注意它,但突然,一同学从队中离开,作为体委,我刚要叫住他,却发现他拿起了那远离垃圾桶的水瓶,放进了里面,然后似乎很开心地回到队里与他朋友开心地聊天。我愣住了,脑海中闪过我与他经过垃圾桶后分别的反应与情绪,有些迷茫。

这件事一直藏在我的心里。

有天中午,我吃完饭,正准备去饭菜、碗筷回收处,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桌乱放的饮料盒和未整理的椅子。我想到了那件事。我有些犹豫,正准备走,脑中又想到那位同学扔完后那副表情,我决定尝试。把饮料瓶放进我的碗里,椅子摆好,做完后立马觉得真麻烦!将垃圾扔掉后,走在走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发现我的心前所未有的安稳,那根刺也不知何时消失了。我体会到了。停下脚步,想起曾经对于这种不讨好事情的评价,思考起来。

德与得既是朋友也是敌人,当我“德”,我虽失去一些时间与物品,但得到的是心灵上的安稳,这是无价的。当“得”到时,尽管我未曾失去,但我却迎来了心灵上的不安。

从脑海中醒来,看着前方的道路,坚定地迈出了那人生的一步。

篇四:德与得的作文

德与得二字,自古以来便不可分割。刘禹锡用自己安贫乐道的廉洁品德,得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文天祥用自己献身报国的坚贞品德,得到名垂青史的赞颂。而我对德与得二字的联系,有着自己的理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著作《大学》中的名句,这是对我的指引。努力追求止于至善的高尚品德,得到来自公益奉献的感动快乐!

身为志愿者的我,积极参与了九九公益日志愿服务活动

利用周末的课余时间,我召集众多同学一起为九九公益日作画。将长达十米的画卷铺在地上,十几名同学手握五颜六色的画笔,有的弓下身子,注视画卷,思考色彩的搭配;有的单膝跪地,手中笔墨飞舞,为公益的画卷绘上色彩;还有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擦擦头上的汗水,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顶着盛夏的炎日,迎着烈火的朝阳,豆大的汗珠自脸颊落下,面对距离完成依然遥遥无期的画作,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放弃!每个人始终秉承着为公益而坚持的“德”……两个小时的漫长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画作的绘制,得到了属于我们的“得”。我们以坚持公益、永不放弃的“德”,得来绽放于汗水之中的“得”!

步入深冬,我又跟随义工大队慰问参与冬奥会建设的京辉氢能集团员工,为他们带去了我们亲手编织的帽子和围巾。众多志愿者拎着大包小包的衣物、食物进入大门,我捧着亲手编织的帽子面带微笑紧随其后。“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能为各位带来温暖与鼓励!”我激情澎湃的说道,“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们带上手工织制而成的帽子和围巾!”说着,我拿起一条围巾,双手撑开,套上一名员工的脖子,又为他带上一顶绒帽,最上方一颗晃晃悠悠的小球显得分外可爱。“大家一起合张影吧!”咔嚓一声脆响,相机记录下了这爱心公益的美好时刻。我们献出了自己许多课余时间去实行公益活动,但心中却得到了无可替代的快乐与感动!我们以止于至善、奉献爱心的“德”,得到爱心公益充满温与感动的“得”。

德,意味着美好的心灵与高尚的情操;得,代表着奉献的收获公益的快乐。德与得二字相互交织,彼此依存,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公益奉献,换得这份爱心公益的快乐与感动!

篇五:德与得的作文

“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两句话出自《孟子》二章中,不难看出意思。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者多,支持者多到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

我怀着好奇的心去观看。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的共产主义精神不断照耀着我,就如同清澈的水源灌溉着鲜嫩的枝叶。我逐渐对伟大的百年党史产生了兴趣。我开始去了解他们的道德精神。

当我整理房间的时候,翻出了个“老古董”,一本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教科书,一边怀念过去的小学时光。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朱德的扁担》,我不禁又想到了共产党的精神。而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大家走向革命胜利,就是因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标准,始终站在百姓民众的一边,而得到的是人民的支持、帮助与信任。我去到博物馆,见到了朱德司令亲自用过的扁担。此时,我的心中充满敬佩。

有这样道德高尚的领导者,得不到一个严明的纪律?有这样严明的纪律,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时间会证明一切。

从古至今,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必是道德高尚的贤人、君子。而暴政、昏君无一例外使自己的国家迅速衰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定属于前者。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与精神就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今生活安康,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道德,就像解放军战士雷锋一样去帮助他人。

平等互爱,努力坚守在岗位上,你得到的不只是赞扬,还有社会主义道德与精神的精华。大家互相传播这种道德思想,社会将更加美好,生活将更加幸福。

篇六:德与得的作文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古时便有了心怀道德,得取天下的说法。如今,德与得更是紧密相连,没有德,何来得!

去年十一假期,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姥爷租的农村小院。恰好路过邻居姥姥家的果园,正是丰收时节,各种各样的葡萄如珍珠玛瑙一般挂''在架子上。邻居姥姥姥爷被晒得黝黑,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他们弯着腰,手拿剪刀摘葡萄,晶莹的汗水划过脸庞,滴在地上。我十分心疼:他们岁数大了,身体不大好,摘这么多葡萄太累了,要不我帮帮他们吧!穿梭在一排排架子中,我看见一串熟透的,便用手拖着,用剪刀“咔嚓”一声剪下来,一串汁水饱满的沉甸甸的葡萄就倒在手中,生怕它掉到地上,小心翼翼地放在篮子里后,又去找下一个目标。时光如清风流水般逝去,劳作完毕,我直起身,捶捶酸痛的腰背,用手擦掉脸上的汗水,正迎上邻居姥姥姥爷的目光:“小姑娘,谢谢你的帮助,你真棒!”听了,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我用乐于助人的品德,得到了夸赞。

临走时,却见邻居姥姥姥爷皱着眉,小声嘀咕着什么。我便问道:“这葡萄长势喜人,您们怎么还发愁呀!”他们说:“今年葡萄的产量是很多,但是卖给谁呢?”我一手托腮,歪着头,撇着嘴,冥思苦想,突然灵光一闪,对姥姥姥爷说:“我帮您卖卖吧,看看能不能有人买。”说着,动员全家人把刚拍的葡萄照片发到各自的朋友圈。没过多久,就有许多人点赞,也有些人预定或购买葡萄了,见此,邻居姥姥姥爷纷纷绽出笑容。虽然我的贡献不大,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看着他们的笑容,我得到了心灵的愉悦。

“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不错,怀着乐于助人、止于至善之德,我得到了许多……

篇七:德与得的作文

说到“德”就不禁让人想到道德、品德。说到“得”,就能想到取得、得到。而说到“德”“得”放在一起,就会想到品德好,取得好感就会轻松。

在乌云密布的一天早上,我被我的母亲从温暖的被子里叫起,并叫去跑步。本来天气就不好,再让我去跑步,得,天更不好了。

刚一出门,就听见“品德呢?道德呢?这天快下了,还让我出去跑步!”我闻声走去,一看,哟,熟人啊,小刁——我的好朋友,兼损友(小刁是我们给她起的外号)。她看见我后,立马跑过来说:“呀!跑步去呀!真是姐妹,一起吧!”就这样,我一个还什么都不明白的人,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出于我的好奇心,我边跑边问:“刚才你在跟谁说话?为什么吵起来?发生了什么?”小刁嫌弃地看了我一眼说:“你猜。”我瞪大了眼睛说:“品德呢?道德呢?”小刁震惊地看了我一眼:“耳熟吧!你的话。”小刁一只手按了按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人呢,要先有品德和道德,然后取得友谊。”得,又是这句话,说我“缺德”呗!

放在平时,我忍忍就过了,但在这个乌云密布的早上,我忍不了。加快了速度跟上她说:“你知道什么是道德吗?不知道可以去看看《三字经》,再不行去查查百度。”话落我又加速远离她。几分钟后,她追上我说:“你知道吗?刚刚有一个小朋友和他姐姐走散了,那小朋友特聪明,他走过来问我有没有见过他姐姐,还跟我描述了他姐姐的样子。我当时特别伤心,因为我没见过。于是我就问他姐姐的电话,结果他不知道。我又问他妈妈的电话,又从他妈妈那,要到他姐姐的,然后姐弟相聚。”我看她讲得起劲,就没说破她三分钟干一件大事的谎言,只配合她说她干得好。

回家的路上,由于我专注手机没看路,导致我在红灯时就要过马路。正在这时,一只手将我带了回来,说:“小朋友,走路看路啊。”我抬头一看,觉得眼熟,但没细想,说了声“谢谢您”。“不记得我了吗?上次你帮我取快递,还给我指路。”我抬头看了看那位老人,说:“啊!想起来了,京东快递,对吧。”老人笑着说:“你很有道德,那天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理我,唯独你,你让我对你印象深刻。”我笑了笑,说:“举手之劳。”

快到家时,小刁说:“我收回之前的话,但有道德才能更好取得好感。”

是啊,“德”与“得”,先有道德,才能取得。

标签:通用 德与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