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2篇)

精选3.71K

篇一: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2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姓王。他们常开玩笑说:“不知道我们长大后会不会王。”听妈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王姓的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王姓的来源

1、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四、现状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五、王姓的历史人物

1、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2、王安石: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3、王羲之: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4、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最早起源于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王子晋),周朝其他君王的子孙或王室成员在本朝或本国灭亡之后,逃离到各地,因为怕被清算,但又想保留王族的记忆,所以改姓为“王”。一些少数民族的后裔,他们汉化后改姓为“王”。还有完颜和成吉思汗一些后裔,被赐姓为“王”。朱元璋的后裔隐姓埋名也改姓为“王”。

2、历史上王姓人才辈出:战国时期一位极具神秘色彩,被誉为“千古奇人”、“王禅老祖”的鬼谷子(王诩)他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他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培养了孙膑、商鞅、毛遂等500多位壮志凌云之士,匡扶正义,拯救天下。

3、在这次调查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姓王的皇帝王莽,他是一介暴君,在位15年,使用强制手段并滥杀无辜。他并没有对王姓的发展壮大产生的巨大影响。

4、截止2020年,“王”姓人口已达1。05亿以上,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大约百分之七点五。是中国最多的姓氏。

篇二: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包括我妈妈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是否还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性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找家里的书籍和报刊。

2、询问家里的老人。

3、上网搜索关于王姓的历史。

三、“王”姓的来源

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四、“王”姓的历史人物

王羲之(303年—361年)[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五、现状

据网络王姓人口统计:王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姓,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的7。1%,约1。015亿人。

六、研究结论

(1)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1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2)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张仗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等等。

(3)“王”姓是第一大姓,全部人口约1。015亿人,约占全国汉族的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