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精选20篇)

精选1.63W

篇一: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精选20篇)

眼前的器物都已经是四十余年的产物。

那时候,宽阔的大路少得可怜。

“你看,这是‘三转一响’,那个时候我们家都还只有缝纫机和电风扇。”爸爸又往左边的橱窗指了指:“那是军装。我们小时候要是能拿到一套不知道有多高兴。我记得我小学有次戴了一顶军帽,可是要塌下来,就拿了纸垫到下面去,在同学面前,可神气了!”

爸爸的这一番激动的演讲却是没有几个字真正地入了我的耳中,因为年代久远,我无从看到甚至想象到那时的生活,只有在电影与图画中找到当时的痕迹。一位年过不惑的煤矿工人,戴着染得乌黑锃亮的手套,扶着一辆宝贵的自行车,眼睛痴痴地望着工厂的“先进生产者”事迹,投入到了工作中;一群绿色的小人,个个头顶一颗红心,正在平沙莽莽的大漠中拨着算盘,拼装着发动机;几个农民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脚,眼巴巴地望着隔壁包产到户致富多盖的一层房子,机器一样从鸡鸣到日中,插了满满四十排的秧苗。

这是几十年以前的劳动,他们为现代化的建设开了几条路。但是,光有路可不行,还得要有车。我看见那边有几辆绿皮火车,车厢上标记的“120kph”,说明这辆车已经是大提速时期后的东西了。从此,高铁诞生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我常常在12306的公众号上看见驾驶高铁的司机叔叔,头上戴着一顶深黑的帽子,帽前镶着中国铁路的标志。他右手向前挥去,示意可以出发,左手搭在控制面板上,坐在宽敞的驾驶舱内飞速前行。再也看不到烟囱里窜出的黑云,不用见到污秽的充满煤灰的锅炉,也不用见到那位带着一身酸臭,辛劳的司机。

疫情反复,最不能忘却的是日日夜夜在道路上奔波的外卖小哥。下了大雨,就披上塑料雨篷,穿着拖鞋,在楼梯间滴滴嗒嗒地喘着粗气,送上门来;艳阳高照,他们的电瓶车上连伞都没有,只是带了一顶厚重的头盔。头盔上的两只毛茸茸的兔子耳朵,被大风吹得摇呀摇的,是他们最可爱的标志。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从“三转一响”到小轿车走进万户千家,一代代中国人民用劳动创造出了一个个成就与奇迹。现在,或许地面的路已经完善,我们要将目光洒向天空,用劳动的双手武装自己,探索更广阔美丽的天空。

篇二: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0101,在太平洋沿岸发现一枚天外陨石,速来探查!”作为一名资深陨石研究学家,我隶属于联合国景近刚刚成立的宇宙科,

“已到达指定地点。”我下了飞机,向对讲机中说。

“嗨,大老远把你叫过来,怪不好意思的。”一个光头大汉朝我走来。

“不要紧,这是我的工作”。我淡淡地回答道。

“事情是这样的,昨晚有居民反应说,有大风出现,同时又伴有嘈杂的声音,我们派人过来一看,便发现了这颗陨石。”那大汉用手一指,我朝那个方向看去,一个圆形漆黑的,大约有一个手掌大小的石头在巨坑中躺着。

“知道了。”我答应了一句,便带着镊子,戴着白手套从重重关卡中钻了过去。

我用镊子想要夹起它,但却夹不住,我试了十几次,仍是不行,我找来微型显微镜,哪怕放大到一亿倍,表面也是光滑的。在霎那间,我浑身一颤,想到了三体中的水滴。

突然间,那陨石亮了起来,出现了一个人头。我明白了,这不是陨石,而是记录仪,专门记录某个人的话的。

“这里应该就是地球吧。”那个人头转动了一下说。“阁下来地球有何贵干?”一般这种高级记录仪是可以连接两个世界进行沟通的,人类也通过幅射掌握了这个技术。

他把头转向了我,生硬他说:“不是来,是回。”我眉毛一扬。“对,回。”他接着说“我来自十亿个地球年后的地球,那里的生态环境倒是比这儿好太多了。但是人类也付出了代价。”

我望着他。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他把我拉进了一个空间,我想,这得是多通天的技术啊!

“我来到地球只有一个使命,通知你们逃离。“他说。

“逃离?”我不解地间。

“对,逃离。”

“原因?”我问到。

“更高级的外星文明将会在一万年后入侵地球,我来自未来,历史跟你们的未来一样。”

“无法避免?”我又问。

“无法避免。”他说。

“那个文明太过强大,哪怕是你们再发展一千万年也打不过他们。那个人头毫无感情地说。

“那你们的那个地球文明行吗”我问。

“我们的文明,早已达到极点了……至于你们,还有很长的路,再见了!”他毫无征兆地走了。

“好吧!”我站起来,那个空间早己消散,我没有搭理大汉的话,走向远方,望向天空。

一片蓝天。

篇三: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我喜欢诗词。那富有节奏的吟咏,旷达悠远的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随意洒脱都让我深深着迷。这个寒假,我读到了一本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诗词书——《桃李春风一杯酒》。书中用幽默浅显的语句,诙谐有趣的讲述方式,介绍了唐朝最有代表性的18位诗人的诗作和生平,展现了他们诗酒年华的快意人生。

“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首”。这本书开头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废寝忘食,一口气读了下去。安庆渡江,李涉七绝退劫匪;滕王高阁,王勃一字得千金;长安城里,乐天五律“居亦易”;金銮殿上,李白番语傲朝堂……那一个个尘封千年的故事,活泼泼地跳出来,每一个诗人的形象都变得生动丰满,不再是简介中单薄的“纸片人”。他们微笑着向我走来,带着我开始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

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友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爱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读风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读盛唐气象,“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才人辈出的时代,看贺知章醉卧井底,看李白长叹黄鹤楼,看刘禹锡重回玄都观,看陈子昂独登幽州台……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再加上风趣幽默的现代词汇,让人往往忍俊不禁,拍案大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禹锡的故事,他的一生数遭贬谪,却依然豪迈阔达,写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朽诗句,屡次被地方官刁难又写出了《陋室铭》这篇千古佳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能消沉沮丧,只要能像刘禹锡一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那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要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生活远比故事精彩,历史远比想象中有趣。穿越在这场奇妙的时空之旅里,那些熟悉的诗人,衣袂飘飘,神采风扬;那些经典的诗篇,字字句句,动人心弦。

篇四: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与严肃的眼神对视,开始跨越时空的对话。

——题记

微凸起的眼,翘起的薄唇,棱角分明的脸庞。这就是他们一一青铜人像。青铜人像与我们现代人的面部不同,他们似乎更像是外太空的来客。他们在地里等候了千年,终于与我们相聚于此,开始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纵目张耳

蚕丛,这位掌握蜀国世俗权力的首领,终于在1986年与我们相遇。这位大人物的眼球往外突出16厘米,便于他关注未来发生的一切:耳似张开的双翼,用于他聆听远古的呼唤。据文献记载,正是这位大人物的存在,才让我们得以机会,于千年前的文化邂逅。

首领是在三星堆的第二祭祀坑被我们请出,他面目迥异,上翘的嘴角似乎是在为巴蜀文化的发展而骄傲。

与神对话

1986年,在首领被发现的同年,我们还有幸的见到了来自远古的蜀国巫师一一青铜大立人像。巫师身长一米七,与现代成年人的身高相仿,但他的身材比例却极为夸张、令人惊奇。在被神话覆盖的时代,祭司常常被誉为是神明的使者,他们可以与神明对话,为部落的人民求得神明的庇护。而眼前的这位巫师,他手持神器,眼眺远方,庄重的神情显示着他的信念,周身自信的气场让人信服。

对于祭司手中已失去的祭器,我们有许多猜测:是在那个时候普遍的青铜器?使周边部落进献的珍贵象牙?亦或是具有特殊寓意的珍稀木材?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那消失了的祭器为古蜀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面纱。

人性光辉

观察这些青铜人像,我们意外的发现,在冰冷的面相中,有几面线条较为柔和、带有女性的柔美。她们褪下了神的外衣,具有了人性的光辉。这些线条柔和、面部生动的女性人像,在青铜人像中无疑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三星堆遗址中,我们从未找到任何动物或人的遗骸,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古蜀国并没有将人来陪葬或进行祭祀。

为冰冷的青铜人像赋予人的特征与生命力,整个王国的发展没有沾染上一点血腥一一这些都是古蜀国的人性光辉。这种人性光辉兴许就是巴蜀文化强大的原因,又可能是蜀国消亡的种子。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地归根。”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根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独特、遥远而又神秘的巴蜀文化生根于此。

篇五: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我“扑通”一声,趴倒在桌面上,眼皮一点点闭上了……

突然,眼前的景致变了。只见两三颗星孤零零的闪烁,我低下头,意识到我正处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村庄里。所有的灯都睡去了,只剩下一间小茅屋还散发着暗暗的光。

“这么晚了,还有人不睡觉?”出于好奇,我蹑手蹑脚走近那座小茅屋,一点一点地把门推开,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两眼正像饿狼一般死死盯着手中的竹简,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一个不速之客进了门。

“晚辈失礼了,敢问先生是苏秦吗?”这个画面让我想起苏秦刺股的故事,不太确定他是不是苏秦本尊,如果是,那万幸了。

“在下便是。”男子转过头来看着我,惊讶道:“你可是我回乡以来,第一个叫我‘先生’的人!都怪我自己不争气。当年,在鬼谷子老师那里,只学了一点皮毛,就感觉自己很厉害,急着下山,去游说各个诸侯。结果呢,还不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自己知识不够,到处碰壁,只能回到这破茅屋里,被家人冷眼相待!”语毕,他抬起头,望了望窗外空荡荡的天,又轻轻地叹了口气,眼光又移回到竹简上,与寂寞的夜共勉!

我向他借了一本竹简,也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皮已经开始酸痛。放下竹简,再看苏秦时,他那眼珠旁的血管一根一根的爆出来,像一张血红色的网,盖在他疲惫的眼球上,可是这张网改变不了他的视线——它依旧笔直指向竹简,丝毫未动。

我看见,他的一只手离开了竹简,想要去拿什么东西。不一会儿,他抓到了一件东西,我定睛一看,竟是一把寒光闪闪的锥子!

“嘿!您要作甚?”我惊叫起来。

“对自己狠一点!”说着,他用锥子猛地向他的大腿刺去。我吓得赶紧闭上眼睛,转过头去。我能想象出来,他的五官互相挤压着,鲜血从他的大腿上一滴滴滑落下来。可不一会儿,五官又舒展开来,他又抬起竹简,继续熬夜苦读……

待我回过神来,眼前又是熟悉的台灯、书桌、还有珠峰似的作业。

不过,这一次,我精神抖擞,似乎斗志盎然。

是的,“对自己狠一点!”没有压力,何谈动力?

篇六: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对时间产生过疑惑。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中却思绪纷乱。一天中的一幕幕从夜晚到清晨,以倒播的方式在眼前飞快掠过,最终回到早上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我的一天似乎形成了一个闭环。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中。

时间也许就是变化。晨曦的日光照亮街道,傍晚一切又渐渐归于黑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四季景物的变化。一年又一年,冰霜风雪过后,光秃秃的树枝上出现若有若无的绿色;明媚的阳光下,参天大树茂密成荫;秋风吹过,道路上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随后又霜色洁白,雪满枝头。时间包含着昼夜更替,四季流转。时间的齿轮快速转动,一幅长卷无限延伸。三百到四百万年前人类出现,随后在荒野中繁衍出最简单的聚落。两百万年后,经历石器时代,农耕文明的出现,封建王朝的集权统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被压迫人民的反抗和斗争,工业革命……时间包含着文明的进步和变迁。

但是仅仅如此吗?我感觉到时间中还包含着不变的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小小的蓝色星球在茫茫宇宙中亘古不变地绕日运行;随后,书上的一个个物理定律浮上心头;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曲折起伏,但是有一些不变的脉络贯穿了整个时间轴,比如对延伸自身能力,获得更多资源的渴望。万家灯火的景象出现在脑海中,想象着逐层升高的金字塔和现代的高楼大厦;成千上万吨的煤矿从地下被开采出来,通过铁路运往四面八方;时代的车轮向前滚动,石油等种种新能源被开发出来,几百年的时间在脑中浓缩成一瞬……

个人的本心也可以跨越时间。20世纪40年代,克莱尔·帕特森在进行其它研究时,偶然发现汽油中所含的铅污染了海洋和空气。他努力向公众解释自己的发现。然而,他的研究损害了当时的汽油销售者的利益。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千方百计地阻挠他。而他永远跟随着研究者的职业道德,坚守本心,坚决向大众公开真相。1986年,含铅汽油被全面停止使用。40年,半生的时间跨度,阻力重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为何出发。他说:“在科学的处女之地,能发掘到人生的美和意义,所以科学研究者抛弃舒适的生活,践行那不可能的道路,守护着人类的命运。”40年,无数个40年,让我们后人敬仰。

我安静地躺在卧室的黑暗中,因刚刚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而恍若隔世。翻个身,思绪渐渐又回到当下。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之中,时间似乎有了更深刻的含义。我这样想着,竟沉沉入睡。

篇七: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夜幕垂临,繁星织成唯美的绢布,而我,仍坐在书桌前,捧着书,细细品读着《石灰吟》。内心却好奇:能在12岁便写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这般硬朗而正气的话语的人,是多么的刚正不阿,年少有为呢?何况他身处的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啊!这样的奇人儿令我感慨,同时也想同他一叙。

思绪渐渐缥缈了,恍然间,我来到了一个家徒四壁的小屋前,只见白亮的月光丝毫未受一丝遮拦,洋洋洒洒射在了地上,漆黑的没有一盏小灯或是一只蜡烛的小院亮得朦朦胧胧,煞是好看。

院中有一男子,孤寂而又落寞地低着头。是你吗?是你——于谦吗?为何你毫无一丝的欢喜,反而面色凝重地看向什么都没有的地上,还时不时瞟一眼月亮,并摇头叹息?你在叹息着什么?叹息世人的疾苦?叹息权贵的挥霍?叹息无人理解的孤寂、苦楚与冤屈?

别人或许不理解你的冤屈,但我却理解你。

从你那布满沧桑仍是无比清澈的双眼里,我看到了许多贪官、佞臣与逆党的影子。我不禁气愤:为什么他们高高在上,每日品尝着山珍海味,那么坦然地接受着这滔天富贵,接受着人民的朝拜;而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有学富五车之才,在新皇登基时还不含私心,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地帮助他,而如今却吃不饱、穿不暖,而沦落至此境地。你明明只是替那些被达官贵人压榨的贫民们申诉他们的不公,却被那些权利一手遮天的权臣们辱骂,还被宦官们联合打压。连你曾经如此爱戴的皇上,如今也听信小人谗言,将你抄家并贬官流放。我不明白,你究竟错在哪儿啊?难道,一心为民,到头来,也成了一种错?

你如今已是如此狼狈,那些人却依然不愿放过你,仍旧对你苦苦相逼。他们到处散播谣言,使民众人心惶惶。他们得意了,而你这个受害者,却在这个荒凉的院子里白白蒙受着这些冤屈,也无人可诉。

再次望向你,只见你那男儿的双眼里亮晶晶的似有什么在闪烁。啊!原来你正噙着泪。

你的心酸,我知道,我都知道!于谦,你放心,你并不孤独,我了解你,也知晓了那些冤屈。你放心,你的清白在数百年之后流传了下来,被无数人民所赞颂。

你的诗歌也流芳千古,你知道后,定然也会为自己而骄傲吧……

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篇八: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你就像那竹子,顽强地生长在石缝里,挺立着,面对那狂风毫不畏惧,坚韧地生长着,挺立着。

一首诗,似乎将你和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你那坚韧的性格,顽强的品性,牢牢地扎在了我的心中。你是那么高尚,在石缝中傲然挺立;你是那么坚强,即使在石缝中也不能磨灭你的才气。

读这首诗,我仿佛在和你对话。你说,它像不像你一生的经历?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漂亮的花朵,但是却能守住自己高洁品性。我猜,你一定是将笔毛用力地按在宣纸上,再轻轻抬起写的这首诗吧?我猜,你一定是将自己坚韧的性子揉在墨里,在用笔把它们藏在一笔一划之间的吧?我猜,你一定是坚定地,没有一丝犹豫地,落下笔锋的吧?

我猜,也猜不出来,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让你写下这首诗呢?我想啊,你一定是不愿意说出来,想让他埋在心里。我想啊,你不愿说,那就不说了吧。关于你,我不知道的还很多,也不差这一点。

我说,你这首诗,一定是经过多次推敲,才能想出来的。我说,你这个人,一定也是努力地,像竹一样,厚积薄发。我说,这首诗像极了你的自传。我说,你说话呀。你可能听不见了,但是我认为你一直在听着,从未离开。

这是你的诗啊,这里有你的心血啊,你一定会知道,那细细的竹不畏狂风,你一定是下定了决心吧,才会写出这首诗。你一定是这样的,你说,我说得对吗?

那竹,是你,那石,也应该是你吧?我不知道那石,是在山上,还是任何地方,我只知道,你是块不甘平庸的石,你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取得百姓的信任,像极了那稳稳的石。那长在你身上的竹,是另外一个你,一个坚强的你。他们都是你的真实写照,尽管,那石头并没有出现在诗中,只是作为一个陪衬,映出了竹。

最后,让我再跟你说说吧,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亦是一位廉洁的官臣。你的诗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令我敬佩。

篇九: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朗诵过后,我依依不舍地合上《孟子译注》,进入了睡梦当中……多想和孟子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缓缓地睁开双眼,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野。循着声音望去,一位老夫子向此处走来。只见他身高八尺有余,宽额头、高鼻梁,一绺短须随风飘拂。他虽看起风尘仆仆、饱经风霜,可其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却透射出用不完的力气。我看他有些眼熟,便走进询问道:“老先生,敢问您是哪位?”

“吾乃孟轲是也。”老先生捋着胡须,呵呵笑道。

刹那间,我便意识到:我穿越了!我跨越了千年时光,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并见到了孟子本尊!怀着激动之情,我紧紧拉住孟老夫子的手,说道:“原来您就是孟夫子——我最崇敬的人!您这是要去哪里?”

“去齐国,劝谏齐国国君行仁政。”

原来如此!原来这便是孟老夫子刚离开魏国的时候!此时,一幅画面又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孟子在梁惠王的宫阙下,诚恳地向他传授仁义之道。他向梁惠王说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说话之时,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百姓的同情、对君王的期许。起先,梁惠王装作专注的样子,连连称是。后来说的多了,便心不在焉起来,左顾右盼。最后,伪装不住,便不耐烦地摆摆手,怒喝一声,道:“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如再敢踏入此地一步,寡人拿你是问!”

呜呼!惜哉!悲哉!一个关心百姓、推行仁政之仁者,却落得如此之境地!这是命运的无常,还是时代的悲剧?我说不清。

望着孟老夫子,一股怜悯之情涌入心头。我小心翼翼地问他:“您这次去往齐国,有把握劝动国主实现您的理想吗?假如您周游各国后却发现理想无法实现,那该如何呢?”

孟老夫子仰望苍穹,说道:“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而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这离圣人的时代虽不遥远,却竟无继承之人。而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礼崩乐坏,陷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若我再不接上圣人之旗帜,发政施仁,则上负皇天、下负黎民!至于理想能否实现,那都是后话,退一步讲,即使失败了,我也度过了充实的一生!我早已有‘舍生取义’之愿望了!”

听完这番话,我对孟老夫子肃然起敬。以前,我仅仅认为孟子是个宽厚的儒者,其仁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理念;现在,我感觉孟子是一个坚强的辩论家、政治家,“以民为本”是这个时代难能可贵的思想。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孟子,看到了一个执着的孟子,看到了一个“舍生取义”的孟子,看到了一个将行仁政(一个当时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的实现作为毕生志向的孟子……我凝望着他那坚定的目光、挺拔的身躯,想把这形象永远地印在脑海中……

夕阳西下,我知道时间不多了。在暗红残日的照耀下,我和孟子做了最后的道别。

亦有仁义而已矣……

篇十: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生活在这座历史名城——固始,每天奔波与忙碌中,让我渐渐淡漠了感动,忘记了心还可以颤动。我不明白一样的水土为何赋予你坚忍执著的精神,让你自强不息,拼搏永无止境,而我却如此甘于平凡,甘于冷漠?

我想知道:“什么让出身富足的你变卖家产迁居闽地,只是为了化解山越百族对汉族的仇恨吗?”

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你放弃刻骨铭心的爱情,放弃拒绝公主的痴情,只是为了父亲临终的遗愿完成指腹的婚约吗?”

我想知道:“一向崇拜骆宾王的你是用怎样的心情驱赶前来劝你反武的骆宾王,你一生只佩服他一人的诗篇,只是为报答武后对陈家的封赏吗?”

我想知道:“面对老弱的母亲与祖母,至孝的你是如何下令炸毁了父亲的坟墓,只是为了消除陈氏祖坟有王气、你将在东南称王的谣言吗?

我想知道:在天后的猜忌下你是以怎样的胆魄单身从闽地来到东都洛阳,我想你一定知道武后的凶残,但你还是去了,只是为了表明你的忠心吗?”

请回答我,陈元光,一条路让我反复地踱着,内心的彷徨与迷惘让我迷失,我不知道什么才是该坚持的?

你告诉我:“便卖家产只为不留后路终极一生完成开创闽地、迁民落藉的夙愿。生命只有一次,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其所能方可成功。”

你告诉我:“爱情很美,但往往得到它需要放弃原则。爱情是诱惑,它会让你忘记责任与抱负。人生在世最不能丢的是义是原则,坚持原则机会才不会在不经意间流失。”

你告诉我:“最得人心者是德非才。”武后也许凶残,但她却体恤百姓,有勇有谋,是唯一欣赏你豪情抱负的人,面对天下苍生时你们是知己,百姓的利益永远是人奋斗的目标。

你告诉我:“孝不仅是形式,需要行动,在那个人言可畏、名誉至上的社会,宁可自己背上骂名也不能有辱先人名节,孝是舍己。”

你告诉我:“生命是重要的,但个人的安危与众人性命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不消除武后的疑虑那牺牲的将是柳营江大营几千将士的生命,牺牲自己来保全大家永远是值得的!”

我想我明白了,以后的路我会走得更加坚定,更加久远……

篇十一: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走……

“阿长,点灯。待吾阅过此卷再息。”我连忙过去把灯点上,问:“先生,今日那刘皇叔又来求见,您何故装睡不出呢?”先生笑了一下,说:“吾非不想见之,乃以此验其品性。若其不复来,则为庸夫,不足一见。”听罢,我想起先生那远大的志向——“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不禁长叹,这是先生在寻找爱才惜才的明主啊!那之后,刘皇叔一行人又来拜访,这次先生接见了他,并与之相谈甚欢。谈毕,先生走到我跟前,说:“此人与我志同道合。速速收拾行囊,明朝便与其一齐出发。”

十几年转瞬即逝,先生一路上随刘皇叔征战沙场,火烧博望坡烧得曹军望风而逃,立下汗马功劳。不久前,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先生又用火攻之计将曹贼杀得溃不成军,只可惜最后未能捉住他。但我认为先生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便向先生询问个中缘由。先生听后大笑一声,道:“汝不知,吾若今日杀了曹操,明日周瑜必取吾等项上首级。只有曹魏尚存,东吴小儿才不敢轻举妄动。吾此次派关将军前去,正是为了让他因过五关斩六将之事放走曹操,以保全吾等性命。”我转念一想,实乃明智之举。后来,先生因东吴忙于同魏国对抗,让兵少粮缺的刘皇叔连下数座城池,活生生气死了周瑜,更使我感叹先生的神机妙算。

一转眼,又是几十年过去,先生已是苍颜白发,却仍挑灯夜战,写明日上书皇上的表书。我劝先生还是以身体为重,先行休息。可先生却勃然大怒:“不行,北伐之事一刻也不得耽误。”我赶忙退下,心想,自白帝城托孤以来,先生几次发动北伐,却总受黄皓等小人阻碍,如今他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唉!突然,先生屋中竟传来哭声,我进去一看,先生的泪水竟已打湿了表书,我赶忙将其挂在一边晾起。先生拭干了泪,对我说:“阿长,吾这一去不知可有归期,你一定要替我照顾好诸葛瞻,让他好好做人……唉,吾知晓自己时日无多,只望在这最后关头,为先主尽一点绵薄之力,以报知遇之恩。”我听后早已泪流满面,一抬眼,看到了先生所写表书上的最后一段话“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不知为何,我猛然觉得我仿佛在哪见过这句话,想着想着,顿觉头晕眼花。

再一睁眼,我依旧还是坐在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回忆起刚才的梦境,又看到老师板书上几个大字——“志向远大”“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我对诸葛亮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为中国人,我也应该好好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后才能成为孔明先生那样忠心为国的人。

篇十二: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我自小住在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藏书读书之所——贤良祠附近,幼时常在御赐的牌匾下静读、遐思。

一日我怀着景仰之情再次步入贤良祠,细读墙上有关李光地的字画,归家就寝之时,大学士的音容笑貌不住浮于脑海……

恍惚间我步入一个小房间,屋里布设简单,仅一桌一椅,桌上砚台压着宣纸,四周摆满了书。心下正疑,但见一人紧锁眉头,缓缓踱至桌前,手执毛笔,展卷挥毫。我悄悄前探,只见那人写到“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这不是李光地告诫子孙“孝廉为要”的名句吗?莫非此人是——

“李大人?”我惊呼。

“何人?”那人猛地回头,是一张威严而又亲切的老人的脸——是了,这老者就是茶乡人的骄傲——清朝康熙年间万人景仰的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

我慌忙作了个揖:“晚辈来自三百余载后您的故乡,得见大学士,不胜荣幸。”

“三百余载?”老者目光狐疑,上下打量了我半晌。

我看他面目和善,便大胆地开了话匣子:“晚辈知道您是清代的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评价您‘谨慎清勤,学问渊博’,雍正皇帝赞您是‘一代之完人’。我们县政府早就编了一本《大清名相李光地》教育我们,我还能背下您家规家训里的一些句子呢!”

老人捋须笑道:“尔为何人之后?”

“外祖父姓许,据传先祖与您还是挚友呢!”

“原是许公后人。故里可还安宁?”

我兴奋地回言:“可好了!您不知道,您留下的家规家训引领了许多人向您学习,争为孝廉,您的家风影响可大呢!”

老人捻须长笑:“甚好!甚好!如此,丫头,你可知我这句训语何意?”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是方才瞧见的那句“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便自如答曰:“您这是告诉后人不可不孝,不可不廉,侮老,不敬亲之举,此为不孝,如鸱鴞般邪恶;贪利,损人利己,为人所不齿,是谓不廉。其实如今您的家乡,大家都特别注重孝廉美德的培养,各处皆在提倡孝亲廉洁,涌现出不少事迹,还有‘一镇一孝廉’的活动,可谓好上加好!”

“妙!妙!”老人抚掌而叹,“故里蒸蒸日上,美风代代流传,吾甚感慰藉!吾且问丫头,何为孝廉?”

“这……”我略一思考,有了答案,“晚辈认为孝廉一词,既出自儒家,自带有儒家‘仁’风。这孝,便是尊亲善长,古人有‘二十四孝’,今人推崇之,蔚然成风。到我们的时代,孝已应是寻常品行。正如您让后人不可侮老犯上,便是孝的表现。”

“至于廉,您便是最佳典例!曾有幸看过关于您的一场高甲戏,讲述了您清正廉洁的一生。您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看您为平三藩冒险献奇计;不畏强权,廉能正直,除贪官,兴水利,同学们都拍手叫绝!这廉啊,就是像您一样一生正直,不为一己私利,奉献自己,福泽天下!您立在门口的那座名为‘犭贪’的无头雕像,时刻告诫后人:为官若贪,便会掉脑袋,身首分离。中央纪检委的网站曾报道过您的优良家风;近几年来,有好多领导到您的故居,听您的故事,感受您的家风,学您的孝廉精神!”

“领导?”“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府官员,都在向您学习廉洁之风呢。”我抢着解释。

文贞公似是理解了般长舒一口气,便又朗声道:“丫头甚智!当年圣上曾赐‘夙志澄清’一匾嘉予清正,祠名‘贤良’,亦为此节。众敬吾‘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然吾终此一生,常忧心后人婴恶习而忘良风,今闻汝言,知后世孝廉之风未尝绝也,此了吾一心事矣!此风定传万世,兴华夏!”满脸笑意的文贞公团起刚才所写宣纸,又写数字递予我说:“丫头谨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蓦然梦醒,余音犹存,铭心不忘!

篇十三: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荀巨伯为友人的性命奋不顾身,在那个战乱关头,他并没有逃走,而是愿意“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这个举动他并没有料到,他竟然救了一整个城市;谢安与众人出游玩耍,风起浪涌之时,神奇依旧不变;殷仲堪担任荆州刺史,正赶上水灾,粮食产量十分稀少,一顿饭只肯吃五碗盘,米粒掉在地上,立即捡起来吃掉。这一个个名人的风骨跨越时空,影响着如今的我们。

汉元帝有许多宫女,为了方便召唤她们,命令画工画下他们每个人的模样。宫女当中相貌一般的人,就贿赂化工来美化自己的样貌。其中有一位美丽的宫女叫做王昭君。她并不愿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苟且求情,于是画工便将她画得十分丑陋。有一天匈奴找来请求和亲,向汉元帝求赐美女,汉元帝便将王昭君嫁去,召见之后十分后悔,但是名字已经报去,无法修改,只好将她送去匈奴。

王昭君明明知道如果贿赂画工,她便不会被丑化,也许不会被汉元帝嫁去匈奴,也许还会受到宠幸,但她并没有这样做,由此也可以看出她的品行是十分高洁的。随波逐流或者同流合污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如果人生当中有了污点,想要清除也是很困难的。那些长相一般的宫女便在她们生命这张白纸上滴上了一滴黑墨水,这会让人们对她们的行为而唾弃,而这也更加突出了王昭君那高尚的品格。尽管她地位低下,而公主之名也不过是临时添加的罢了,但是她的品行、风骨、名声完全可以越过公主,跨越时空。

王昭君的行为举止用贤媛来称呼名副其实,她的言语不同凡响,她的行为脱离了世俗,而她的风骨跨越了时空。

篇十四: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美丽的容颜因岁月的流逝而凋零,珠宝的华光因时间的剥蚀而黯淡。时间似乎充满令人畏惧的力量,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间万物都曾试图冲破时间的束纡,凝视左右,唯独记忆与时间同在。

记忆,它是上帝留给人类保存美丽的载体,它是人类感爱的真情的语言,它的存在使我们学会了铭记,它的存在让我们懂得了感恩,它让我们看到了“晨兴理茺秽”,使我们明白了“已不欲勿施人……

时间风化了大千世界,它使得夏宫不现雍容华贵,使得“嫦娥”奔月二度,使得奥运烽火点燃在东方名都……然而,记忆依然,仍记得祥林嫂青黄的面容,仍记得霍英东兼济天下。

记得,朱自清为父亲的背影而珊然泪下。当父亲吃力地爬上站台,当父亲久久不息地送别,当父亲刻骨铭心地留言,是否,记忆已被风化?五柳先生因“尝从人事”而悔恨不已,阿瑟上将因战败而哭泣,他们为记忆而悔恨,只概叹记忆与时间共伴他们前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怀赤壁之古,感叹记忆,当他众叛亲离,被贬他乡,他明白时间会让记忆闪烁,自有后人说明白自己。司马迁不被痛苦折服,且能留下绝唱之笔,是记忆,使他们跨越时间的门槛,将伟人馈赠于我们。

记得曾几何时,不明白“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深刻,却因为树叶的凋零而多愁善感,因为云雾的氤氲而扶手起乐,是记忆为人类带来了美好的怀念,是时间为人类留下感叹苍桑的怨言;是记忆与时间共同孕育了人类的品格、精神、文化、穿越于茫茫岁月,传承于世世代代而熠熠生辉。

时间风化万物,却又因为记忆而使万物透露本质。记忆传随时间,因不被时间风化而拯救了涅没于时间下的真情勇敢……

篇十五: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聂屹欧

我挂断了跨越时空的电话。几天前的失落已不复存在……

输了,我输了。一个绝望的声音从心底涌出,胜利者的欢呼声在耳边响起,此刻,却显得格外刺耳。心,已坠入谷底。

回到家,我沮丧地靠在椅子上。《诗词大会》的经过,在眼前一幕幕翻过。或许因为初赛取胜太过容易,我便想当然地认为复赛的桂冠于我如探囊取物,这次失败对于从小便能背诵上百首古诗词的我,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那本古诗词摊在桌面上,我却无论如何都不愿再拿起它。沮丧,像蜘蛛肚子里抽出的丝,一圈圈缠绕在我心上。

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不由自主地,我抓起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电话被接起,明明什么都没说,可对方却像什么都知道一样。一个优雅的女声从电话那端传来,“真正的困难,不是今天所遇到的挫折,而是将明天放弃,没有希望,又怎么会有成功?”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两边都陷入了寂静。她不说,我也知道,她是海伦,那个从小就失去了视觉、听觉的海伦,那个克服重重困难、考上名校的海伦,那个我心中的偶像。

我一遍遍回味着那句话。外面的风大了起来,从半掩的窗户吹进来,似无意般翻开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熟悉的情节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体会到了海伦生命的坚韧、乐观与光明。

我又捧起那本古诗词,仔细读了起来。嘴巴一张一合地背诵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句、一首首,随时间的流逝,刻入我脑海。轻拈书页,希望之光,跨越时空而来,信心,又重上心头。聚光灯下,我又带着自信的笑容走上了讲台。

这通电话带给我的,是心中密布的乌云后的暖阳,是破云而出的万丈光芒。

篇十六: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一抹花瓣拂过面颊,飘飘然点在了池塘的水面上,引得涟漪阵阵,我蓦然回首,门口木制的牌匾上赫然刻着“丞相府”三字。

再抬眼看去,只见一人在庭前踱步,手中的黑色羽扇,时而轻轻带动些微风,时而与他的脚步一起停住。仔细看去,那人身长八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这人定是卧龙先生了!我正要凑上前去,先生却双眉一蹙,快步走到书桌前,挽起袖子,笔尖点了点砚台上的墨汁,提笔便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卧龙先生,”我连忙拱手作揖道,“先主曾对您赏识有加,也曾嘱托过‘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现看来当今陛下执拗无能,您何不取而代之,自立为王?这对您以及整个蜀汉都是有益无害啊。”孔明先生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拂袖起身,微微一笑道:“此言差矣!为臣者,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谓君臣,臣之所为当是辅佐君主,而非乘虚而入,取而代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若满朝大臣心中皆是一己私利,社稷何存?”孔明先生说着,眼睛望向窗外的庭院,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又一片花瓣悠然落在了水面。“早就听闻先生与先帝感情深厚,如此鞠躬尽瘁,着实让人心生敬意!”先生的眼睛一直凝望远方,像是看到了茅庐初见、博望坡誓师、白帝托孤……接着慨叹道:“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我如今的作为,既是为臣之道,亦是为友之德。”

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我再睁开眼,书桌上是背了一半的《出师表》。先生秉承的为臣之道,为友之德,在我的脑海中却久久无法忘怀。是啊,于国,我们要尽忠;于友,我们要秉忠;于事,我们也要忠于职守。

篇十七: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小小的我最喜欢做梦,喜欢梦境里的世界,有吃有玩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我对同学们说。“快说说!”“这个梦还很奇特……”“快说呀!”同学们急促的催我。

我梦见我乘上了时光飞船,来到了我们以前的星球——水果星球,这里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用水果做的。我来到了一条小河里游泳,不小心呛了一口水。咦!那谁?怎么是甜的呀?原来这里流出的水都是果汁。我想,这里流的水是果汁,那水里游的,又是什么呢?我随手捞上来一条鱼,我试着咬了一口,哈密瓜,哦!原来这是一条哈密瓜做的鱼。

我一上岸,就有一只老虎向我跑来。我想,武松能打虎,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一口气喝了20碗葡萄酒,然后跳到老虎背上,给这只老虎左勾拳右勾拳左踢一脚右踢一脚,没想到这只老虎的血真是香蕉汁。我又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对着老虎的肚子就是一拳头。这一拳下去,老虎一下就死了。虽然武松打死老虎,但没吃上老虎肉,而我吃上了,别提我有多自豪了!

打完老虎,我非常疲惫饥饿,我在街上寻找宾馆饭店,可怎么也找不到。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桶子里面全是水果,于是我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全部吃光了,我倚靠着空桶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等我醒来,有两个士兵站在我面前,坏笑地对我说,恭喜你吃光了我们所有的垃圾,这是国王给你的奖状。我一想,我竟然吃的是垃圾,想起来就可笑。不过再想想,味道还真不错,呵呵!现在是傍晚时分,我坐着时光飞船回来了。

“就这梦,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就这样的梦,我做了好几回呢。”有同学流着口水,不屑一顾的说。

我想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星球,就好了。我还想再去一次美丽的星球——水果星球。

篇十八: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一睹明末清初时期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的画作。画的是一只卧在石头上的猫,那猫眯着眼,憨态可掬。我陶醉其中,猛然间却发现那猫似乎眨了下眼睛!我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却发现自己已身在画中,原本身后的房间竟然不见了。惊奇之余,我对身边陌生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我身在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院子里,眼前的石头上,那猫仍懒洋洋地趴着,沐浴着山间的微风。我深吸了一口气,不禁感概:“这三百多年前的空气真是清鲜啊!”

我开始在院中徘徊,东看看,西看看。这时,一个老翁从院后的小屋里走了出来:“你是何人?在我家院中做甚?”这人一身僧侣打扮。我愣了一愣,心想这人应该就是八大山人吧!。因为怕被当成疯子,再加上我很想与八大山人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我撒了谎:“我是过路的游者,口渴了来讨口茶吃,不料惊扰了您,实在抱歉。”“好吧,你且稍候。”说着,他又回了屋,不一会儿,端出一杯热茶给我。“多谢。”喝完了茶后,我开始与他搭讪:“老伯,您这小院好生雅致!只是住在这山中多有不便,怎么不下山去呢?”他不紧不慢地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他是明朝皇室宗亲,国破家亡时曾一度精神崩溃,后为追求心灵上的宁静来到这深山中,落发为僧,闲来便吟诗作画,特别喜爱山中的野猫……说着说着,他流下了眼泪。我很同情这个失去国家的老翁,他热爱他的国家,却眼睁睁地看着它破碎,为了填补孤独的灵魂,只得寄情于山水……我的心情也随着他的心情起起伏伏,与他感同身受。

“给我画只猫吗?”我打岔道。于是,他找来纸笔,画起了院中石上的那只懒猫。我在一旁看着他挥毫泼墨的样子,一个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墨溅到了猫的鼻子上。我内疚地看着他,没想到他却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又说笑着度过了一个下午,与他拜别时,他一挥手,我竟然又回到了现实中,眼前依然是画上的那只猫,只是那猫鼻子上竟真的多了一块墨渍!我不知这墨渍是何时出现的,是原本就有,我之前没注意到,还是在我回来后才添上去的?我想不通,便不再去想。

那只猫眯着眼,像在笑,又像在与我告别。它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跨越时空所遇见的八大山人。看着那似曾相识又十分遥远的山石,我越发觉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篇十九: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来两日北平小雨连绵不断,聒噪的蝉声浸微浸消,转而替代的是雨滴落在屋檐上的“滴答”声,与即将泛黄的树叶。在临近中秋佳节之际,我参观了老舍故居。

坐落在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的“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的故居。小院儿并不大,有着北京传统的砖瓦,三棵柿子树整齐的排列在那里,树叶碧绿,还有三三两两金黄色的果实,被雨水冲刷过的小院更加清明,几声鸟鸣为这里带来了生机。走进第一个屋内,平房的潮湿气味与木质气味扑面而来。属于老舍先生的记忆以照片、文字与声音的方式被传达出来,老舍先生黑白色的照片;用收音机播放的早年中文录音;一段段陈述的历史有名字——《老舍的曾经》。《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的著名作品的经典语句,在墙上的文字中呈现出来。

走进第二个展厅,屋内陈列着当年老舍先生的家具与书法国画。正中央摆放着老舍先生的黑白遗像,照片里的老舍先生是面带真挚笑容的,我望向他,他也面目慈祥的看着我,虽跨越几十年光阴,却依旧聊以慰藉。在几十年光阴之后,我来到您曾经生活的地方,这里一切都十分古朴素雅,您照片里的笑容依旧,后人品读您的文章,从中学习到了历史与文学。在小桌子上摆着留言册,无数人在这里驻足写下对于老舍先生的致辞。

时间为经,地点为纬,老舍先生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道缩影。这位作家用自己的笔忠实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浮沉、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咿呀学语时,他就懂得了弱国的悲哀;异国的时光,让他能更客观地看待别国和本国的文化;刚踏上文坛,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讨,寻求强国之道;抗日战争时,他化笔为枪,站在抗战宣传的第一线;赴美交流时,他亦心系国家;新中国成立,老舍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回到他热爱的北京。他的热爱和爱恋,都投身于这片哺育他的土地,这个养大他的城市。

从院子里出来后,雨过天晴。老舍先生的出现,为中国文学界的天空增添一抹彩虹。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也常有彩虹相伴。

篇二十:写给烈士跨越时空的回信作文

品一壶龙井茶,我在淡雅的茶香与一缕缕的热气中,寻觅着你的踪影。东城外兰竹萧疏,片片竹叶落下,却再也不见你的身影。

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透过阳光与微微跳动的烛光。我触摸到你刻苦的背影。苍白的纸张上一个个硬朗的字迹,就已经预示着你为人处世的高尚风骨。何人知晓,那一个个清秀的字包含了你多少的思念与辛酸;风吹灭了蜡烛,年幼的你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到窗边。月色清冷而又皎洁,轻轻抚平了你心里的思念。

那人来人往的帝都之中,你缓步赴考。你脸上没有丝毫的慌张,杨花漫天,你脸上只有平静。果不其然,你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金榜题名。还记得那时帝都中一片春光烂漫,桃红柳绿,莺飞燕舞。你满面春风,俨然已经做好了为官的准备。这时,帝都的花开的正旺盛。

你站在府衙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长叹一口气,官场不得志,处处被小人所排挤,你终是厌倦了这种无人理解,无人赏识的仕途。你从不对上级谄媚奉承。你两袖清风,如竹石一般刚正不阿。你最终还是扔下了那顶乌纱帽。金色的树叶片片飞落,落在你的乌纱帽上,落在青石板上,落在你再也不愿踏入的府衙内。你的背影也被这些落叶染上了几分忧伤,几分惆怅与几分高洁。原来,现在已是黄昏时分了。

雪花慵懒地趴在东城外,你屋顶的青砖黛瓦上,在太阳的抚摸下化为冰水,滴在竹叶上。冬日里的晴天实属可贵。你手中捧着一杯热茶,茶水冒出的阵阵暖气与空气中的寒冷相遇,又碰撞。模糊了你眼前的那片竹林,你浅浅地笑了。颜料与那雪白的碰撞,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幅绝伦的丹青。

荒草丛生的清晨,繁花似锦的午时,寒风阵阵的月暮,大雪纷飞的午夜。是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便是对你最好的写照了吧。写到这里,我放下笔,“板桥先生,您可还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