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端午节习俗作文(推荐12篇)

精选2.25W

篇一: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习俗作文(推荐12篇)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的端午节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习俗,例如:吃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粽子是在端午节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包粽子给大家吃。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净的粽叶娴熟地一折,卷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满满地填上事先用酱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间的猪肉塞到糯米中间,按照螺旋的手法,将粽叶一层一层的卷起来,像一个漏斗一样,把馅料紧紧地裹在粽叶里。卷到最后的时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叶尾部轻轻压住,右手用一根棉线把粽叶聚拢扎紧,一圈又一圈,直到粽叶不散开为止,最后打一个结,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完成一个。虽然粽子样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个三角包,但是自己亲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随着粽子的新鲜出炉,满屋子飘着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剥开了一个,酱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满嘴留香,真个是好吃。

端午这天,还要挂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绸缎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药粉而成,外观小巧玲珑,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每年,妈妈都送给我一个她亲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赛龙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风俗节目。每到端午节,人们就组织赛起了龙舟。虽然我没有亲临赛龙舟现场,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电视上看赛龙舟的活动。龙舟在湖面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好似一只只准备战斗的军队。比赛时,喊声四起,鼓声雷动,选手们一个个都奋力前进,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从古代延续到现在,在让我们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时,又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篇二:端午节习俗作文

桂岭初级中学七年级林泽阳

据说,端午节很多习俗与屈原相关。战国时期的屈原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于端午节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过后,当地渔夫为防止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而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再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龙舟。端午节也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

现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我们家就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我奶奶。每到端午节,我们全家吃到的美味粽子,就全出自奶奶的手。奶奶常说“用竹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我们家的粽子就是竹叶包的。

我也常跟奶奶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之前,要先做好准备。把干竹叶放在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竹叶湿润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翻转封口,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披着绿衣裳的胖娃娃;可我包的粽子有点瘦瘦的,像吃不饱的饥民。等粽子包完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到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出锅就可以吃了!

虽然奶奶包的粽子原料简单,却是香喷喷的。那种香,你只要一闻到味,就立即想吃。我每次看到奶奶包的粽子时,总是吃很多,连下一顿的量也一起装进肚子里的。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

我最喜欢的是赛龙舟的节奏与力量。几十个水手拼尽全身力气奋力划桨,鼓手情绪激昂,鼓点儿节奏明快。“加油,加油!”岸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雷鸣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龙舟赛壮观、激烈的场面,让我也热血沸腾。在精神萎靡的时候,看龙舟赛会让我消除颓废积极拼搏。

吃粽子、赛龙舟,营造了热热闹闹的端午节,饱了我的口福,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意志,真好!

篇三:端午节习俗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天家门口有插艾叶和吃粽子的习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被奸人所害,在流放的路上,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后,仰天长叹。跳入江中。人民为了不让鱼吃了屈原的身体,向江中投入糯米团。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广为流传下来了。

奶奶准备好了粽叶、红豆、绿豆、腌好的五花肉片。一切准备就绪后,奶奶熟练地拿起粽叶把它折好,放入糯米、红豆、绿豆、五花肉和咸蛋黄,再放一层糯米。把他给折好后用绳子捆起来,放入锅中煮熟。

煮熟后,打开锅盖,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拿了一个出来,咬了一口,真是美味佳肴哇!我忍不住想再吃一个,但是奶奶说多吃粽子对肠胃不好,我只好忍住了。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妈妈是北方人,他们吃的是红枣的甜粽子。爸爸是广东人,他们吃的是丰富多样的咸粽子。你们家乡的习俗是怎么样的呢?

篇四: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口号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篇五:端午节习俗作文

付*翔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呵呵,其实不是端午节,是端午的前一个星期,今天我们体验了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了。

我们先到了指定的位置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可领队老师就是不领情,叫我们先看示范再做粽子,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看完示范。

不过,这示范也不久,只是一位阿姨把两片粽叶交叉再拉起长的地方,放些糯米和五花肉、蛋黄,最后包住用绳子穿好而已,看完后,同学们都说这也太简单了吧!

我们要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把粽叶交叉,然后折一折,就变成了一个“漏斗”,之后放点糯米,再放点五花肉和蛋黄,不过我在这一步时不小心掉了一些糯米,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仍然用心地加了点糯米,又加点脱了皮的绿豆,最后把叶子包紧,用绳子绑紧就可以了,但是变成了上面小,下面大的形状,就像一个福袋一样,我看着自己包的“杰作”,不觉哈哈地笑了起来。

我们还体验了放风筝等其它的习俗,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我喜欢端午节。

篇六:端午节习俗作文

李圣龙

端午节是带有香香的粽子味道的节日,今年的端午节与父亲节不期而遇,从而又增加了节日的气氛,更使人感到粽情浓浓。

在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关于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愿岁月静好,愿亲人安康,愿端午节永远没有惆怅……

篇七:端午节习俗作文

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国每年五月初五在端午节都过得很隆重。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吃粽子。据说,屈原投河自尽后,人们为了让屈原的尸体不遭鱼虾啃食,就往河里投放了很多吃的东西。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往河里投放粽子。细细的棉线捆着三角形的粽子,撕开外面墨绿色的粽叶,就可以看见里面珍珠似的糯米,闻着有一股清新的竹叶香,令人心旷神怡,轻轻咬下一口,糯米的香味在唇齿间蔓延开。

粽子有许多种口味,最常见的是蜜枣粽和肉粽。白色的糯米衬着暗红色的蜜枣,显得赏心悦目,有着无限的视觉美;肉粽则更能满足口腹之欲,加入调味料后变为咖啡色的糯米,虽然外观并不好看,但一口咬下去,咸咸的,再咬一口,蒸软的腊肉已经褪去了原本的咸味,隐隐能尝出粽叶的清香,与蜜枣粽截然不同。

端午节还要挂艾草。为什么要挂艾草呢?传说玉帝一次路过一个村庄,看见村里的人浪费粮食,十分生气,命令太白金星降灾人间。太白金星观察了一阵村子里的人后,觉得世人不像玉帝所说的那么坏,担心降灾会让一些善良的人受到牵连。于是,他告诉村民们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并嘱咐村民们5月5日在门口悬挂艾篙,以遮蔽玉皇大帝的眼目。到了五月初五,玉帝一看到村庄中到处挂满艾草的凄凉模样,以为降灾会使人间没有烟火,便打消了念头。从此以后,人们为避免灾难临头,疾病缠身,百虫侵咬,每到五月初五就早早采来艾篙挂在门上。

伟大的屈原投河以警示掌权者,人们才会每年过端午节来纪念他。希望我们记住屈原,也希望端午节的习俗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篇八:端午节习俗作文

叶*轩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节日丰富多彩,有可以吃汤圆的中秋节,可以吃年糕的春节……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可以吃粽子的端午节。

我坐上行文教育的“豪华”大巴,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旅途后,来到了万江镇水蛇涌振兴北路12号——荔香居私房菜里。在这里我体验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了。

我先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放成一个叉。然后在两片叶子交错的地方往下凹,凹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往里倒点糯米、绿豆、蛋黄和肉。随后把它包起,再拿两片粽叶把旁边的两条缝包住,再用一条足够长的绳子左三圈右三圈绑起来,最后再打上两个结,这样就完成了。

虽然这看起来非常非常简单,可是做起来很难,我也做了很多次才学会的。所以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凡事都不可能像事物表面那么简单,一定要更深层次的去看待它。

篇九:端午节习俗作文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这儿,就数五月端午节热闹了,因为这一天就可以吃到我梦寐以求的粽子了。

一到五月初一,人们就可以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息了,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会给他们的手和脚上拴上一条条五彩绳,脖子上戴上香包,听说这还有避邪的作用呢,也预示着端午节马上就要来了,爷爷奶奶们也会马上包好香香的粽子,粽子要怎么做呢?让我给你们来一一道来。

五月初一,天刚亮,奶奶就去超市买好了粽叶和糯米,而粽子中包的枣儿,都是从奶奶自家院子中打下来的,给五月端午包粽子做好准备。

上午,奶奶把糯米放在一个大盆中浸泡上,然后我就和奶奶一起洗粽叶,粽叶洗好后,绿油油的,像一片片绿色的翡翠。

大约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就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了,先是和奶奶一起把做粽子的糯米放在院子的中间,把粽叶放在旁边,枣、葡萄干,辅料准备就绪,就开始包了,只见奶奶拿起两片大小不一的粽叶,然后把它从中间卷曲,做出成漏斗形状,再用大勺放入白花花的糯米,然后放入两颗大枣,再给他们系上“皮带”,即把一条线在粽子上绕上几圈,一个四角锥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见奶奶包得十分轻松,心中想到:做为一个小机灵鬼的我,应该看上一遍就学会了吧!于是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我选了两片大大的粽叶,拿起大勺就对奶奶说:“奶奶,你包得糯米太少了,吃都吃不够,你看我,包的鼓鼓的,”这话还没说完,糯米就已经露到了外面,我看着露出来的糯米,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我三步并两步,跑回了我的房间,拿出来了一大卷胶带,出去就把我包的“粽子”裹了两三圈,看到我手忙脚乱,奶奶笑着对我说:“孩子这可不行呀,你这粽子一煮就坏了,来,过来吧。奶奶我教你怎么包粽子吧!”奶奶教,我学,一会儿工夫,聪明的我就会包粽子了!瞧!我包的粽子和奶奶包的粽子一样好看了!

说起粽子,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个传说呢!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投江日,就把那一天定为端午节。据说把粽子投入江河是为了不让在河底的小鱼小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听着传说,包着粽子,不觉一大盆包好了,我看着口水都快流成瀑布了,于是拿起一个来,闻了闻,咬了咬牙,奶奶见状,说:“你这小家伙,就是嘴馋了吧,好,奶奶给你煮。”

等啊等,粽子熟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果然自己包的就是比别人包的香。

听爸爸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登高,它预示着在新的一年中会步步高升,好运连连,所以我们全家在下午还去了卦山登高,天黑了,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这一天过得真快,在这里我盼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篇十:端午节习俗作文

每年的农历5月初5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2020年,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外出游玩,只能待在家里包粽子。不过我还真没包过粽子,对我来说,还是一大挑战啊。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那时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包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时,人们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后来在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又出现杂粽。在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被用作了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它的形状出现了锥形、菱形。宋朝时,人们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饯粽”。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吃粽子的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篇十一:端午节习俗作文

伊依依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今天,是端午节,我高兴极了!中午奶奶和我在包粽子,奶奶准备了粽叶,糯米。奶奶把粽叶做成漏斗形,在里面放了栗子馅儿、小鲜肉馅儿、蛋黄馅儿……第一个粽子放的是枣馅儿的,奶奶放好馅儿,用粽绳把粽子绑好,放进锅里。我看着很简单,真没想到那么难,包了好几次也没成功,终于有一个成功了!奶奶把粽子下了锅,要等个几分钟才可以吃。

于是,我们就去看了赛龙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都准备好了,裁判说:“三二一,开始!”话音刚落,龙舟就往前冲,上一届的冠军落后了,于是,他用了许多力气,比四号快了两秒,赛龙舟终于结束了,我们回去吃了又香又好吃的粽子。

绿色的艾草,飘香的粽子,美丽的龙舟,构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观赏了龙舟比赛,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啊!

篇十二:端午节习俗作文

每逢端午节来临,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推开家门,还没有走到厨房前,粽子的浓香就已经在我的鼻前徘徊了,于是,我加紧步伐,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厨房,一眼就看见那个大金属盆里放着几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翠绿色的棕叶紧紧地裹住香软的糯米,几根白线绕着粽子的外部缠了几圈,又打几个结……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抑制不住自己迫不及待的心情,一手便抓起一个粽子,解开缠在外层的白线,小心翼翼的将粽叶展开,呀!那白色糯米的一角呈现在我的眼前。香味又一次吸引了我不得不把粽子急忙解开。粽子被我剥开了,嗷呜一大口直接咬了上去,哇!这也太好吃了!简直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吃着吃着,我忽然看见了白色的糯米当中有一块红棕色的食物,那是什么?原来是块红枣呀,枣就如红宝石一般镶嵌在白色的云朵当中,既好看又显眼,一个吃完了,我又顺手拿起第二个粽子……

妈妈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便笑着问我:“你知道吗?端午节吃粽子可大有来历呢!因为爱国诗人屈原提出的新政策不被采纳,还被罢了官,眼看楚国就要灭亡,他却无能为力,于是屈原便投江自尽了。楚国人得知此事后纷纷驶船去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还往江里扔用粽叶包的糯米团,目的是鱼虾吃饱了就不再吃屈原的身体了。就这样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妈妈讲完这个传说后我已经快把肚子吃撑了,她望了望我饱饱的样子,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端午节还有很多好玩的事和好吃的美食,说也说不完,吃也吃不停,我真期待明年的端午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