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推荐4篇)

精选1.9W

篇一: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

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推荐4篇)

米粒小,天地大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现在所吃下的每一粒米,都蕴含着前人对实现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在暑假,我来到爷爷的土地上漫步,放眼望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满溢着饱含生命力的绿色的玉米地。此时正值火辣的中午,猛烈的阳光洒在玉米绿油油的外衣上,反衬着释放着他们无限的生机。我慢慢步入那片玉米地,仔细观察着被镀上金色外衣的玉米,一个个肥大而壮硕,装满着的是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我仿佛隐隐约约看见了劳动者们不畏艰巨的困难,顶风顶却仍然下地劳作,顶着烈日奋力耕田的模样,我爷爷身上黝黑的皮肤便是最好的证明。

“好大的地啊,不知道能让多少人吃饱呢。”我不禁感慨道。然而我这话一出,爷爷顿时严肃起来,跟我说:“那你知道这么广阔的土地上,曾经走过多少逃荒的灾民吗?”我一愣,年少的我怎会知道这些历史,便摇了摇头。爷爷望着那绿油油的玉米地,长长叹了一口气,向我描述了1942年河南那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当年的河南不仅遇上旱灾,又是在当时的抗战的一线,可谓是极度缺粮。腐朽的政府又对劳动人民们进行压榨,日军还炮轰逃荒的灾民。河南顿时成为人间炼狱。为了当时的一斗米甚至可以闹出人命……我忽的想起来我所浪费的米饭,思绪在饥荒的惨烈和我浪费的饭菜跳来跳去。爷爷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虽然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中国也富强起来了,但是,”爷爷转头望向我“有些事情,我们是该铭记的。”

中华五千年年历史至今,中国农业的发展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中国人民的智慧博大精深,从以往的曲辕犁到现在的自动收割机;从以前的米粟到现在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从过去的饥苦到现在的富强,现在我们的衣食起居方便极致,从前的些许岁月一去不复返。

习近平主席也说过:“中国人的饭碗应当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一粒米虽小,但它却蕴含着中国五千年以来农民的血汗与智慧,是广袤的天地。下一批承接这中华人民宝贵智慧结晶的便是我们。

篇二: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

文字小,天地大

一横一竖,皆是中华风骨。

——题记

文字生于洪荒之间,繁荣于人文之地。它跟随时光的脚步,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这些文字让我们还原历史,感受历史,让我们领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壮。可以说,文字是这场五千年的大戏中唯一的见证者。

我的外公写的一手好字,每逢春节,他都会为亲朋好友写倒“福”,写对联。每当他拿起那支狼毫笔,原本有些拘偻的脊背,仿佛在一瞬间挺直。铺平红纸,饱润香毫,收缩自如,行云流水。一个“福”字便跃然纸上。外公曾教过我写毛笔字——手要稳,笔要直,该快时要快,该顿时要顿。他总是与我说:“丫头,写字,最重要的是横平竖直,这横平竖直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行的正端的平的行事作风和气概。”他也常常絮絮叨叨的与我说:“字如其人。”

此处无声胜有声,落笔收笔无形而有志。字如其人,一种字体代表了一种人。颜真卿的颜体,笔力浑厚,挺拔开阔代表刚劲自强;欧阳修的欧体方圆兼施,点化劲挺,代表细腻温柔……

我去过深圳博物馆的一个展览,那里展示着从清朝到中国解放后的一些文物,那里陈列着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报纸和记载。报纸上的字矮胖宽大,像一个个被压迫的匍匐在地上的人民,但他的一横一竖都是笔直的,挺立的。这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不屈,坚强。再看毛泽东的书法名作《沁园春雪》那字龙飞凤舞,处处透着张扬与锋芒,以示不解放中国不回头的昭昭之心。每一个字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黑暗或光明的世界。

而书法也是文字的结晶。我很喜欢汪老的书,汪老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他能书善画,几乎每一本书上都有他自己的书法和配图。汪老的字苍劲有力,透出一股收缩自如,处事不惊的老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在看他的书时,才可以从那一句句温润尔雅的话中读出一种自信从容的豁达。

横平竖直定乾坤,正正方方竖国魂。文字中所包含的是时空无法限制,天地无法囊括的情怀。

篇三: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

佛经小,天地大

我的父亲是绝对信佛的,造佛台,颂佛经,访寺庙,交大师,一个虔诚的佛家子弟该有的,他一个都没落下,我在父亲的半哄半骗中,也受了他的影响,对佛敬重有加。

七岁的时候,我父亲要求我背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从小受他的熏陶,我对佛教文化一直都怀有一种极其尊敬的态度,更别提这是一篇在佛文化中相当有地位的经书。我自然是将他背的滚瓜烂熟。可过多的生僻字和专有名词使我一个词也看不懂,背起来像绕口令。因此,父亲总是激励我:“我让你背它不是白背的,它是有深意的,里面的知识是你在课本里永远学不到的,你长大就明白了。”

终于长大。父亲的叮嘱在我的记忆里已烟消云散。对心经的内容依然一窍不通,可怀着对神明的敬畏,我依然可以从容背出来。

直到上了古文课。看着那些古汉语,心里越发熟悉,有几个相貌奇怪,一看就很难的字,我却是可以认得字。看着看着,念着念着,我的心里顿时开朗,如有力的阳光透过乌云一般;我在那篇经书上见过。回到家里,运用新学的古汉语语法,将困扰我多年的它翻译出来。翻译完,慢放下笔,心中的震憾如猛浪一般翻涌着,只余下对心经内容的震憾和父亲的话:它是有深意的。

“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就不会产生并惧怕臆想的恐怖。远离疯狂,颠倒是非的思想,温柔对待一切。”“没有开阔的眼界,相当于心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不生不灭,不脏但不干净,不增但不减,是因为心中没有坚定的思想。”刹那间,我认为长辈的训导,再也比不上这篇伴我长大的“心经”的淳淳教诲了。

经书凝结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他们的思想远超依赖设备的我们。用他们的话,为我们揭开万物流转,生命生生不息的本质。佛像不只是石头,经书不只是纸,而是大善,渡过苦厄的心怀大爱之人,是智慧的凝结之书。

一书一画,装着天地之精华。一经一诗,诉说千年的传承。佛经小,天地大。小的是它的扉扉纸页,大的是它蕴含的天地间的深奥大义。

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在它饱含天地奥秘出生的一刻,它不再是经书,而是我人生的引路人,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借神明之手,描绘的世间万物之道义的画卷。

篇四:什么小天地大中考满分作文

火锅小,天地大

“错落山城夜举觞,齐齐名店火锅香。”火锅之气,山城之韵,渝人之情。

大伙都说,火锅就要去重庆吃。无论是老山城人的热情,还是耳边拂过的嘉陵江的晚风,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回想起这三年的艰辛,家人的分别,亲人的逝去,历历在目。眼前陌生又熟悉的热情,不禁让人感慨。推开门,橘黄的灯光瞬间将你包裹,店员们热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火锅来喽!”只见,那铁锅中的红油正“滋滋”地往外冒。

锅一上桌,大家便抄起碗筷,把大鱼大肉都往里头倒。包裹着金黄外衣的肉菜在油锅中翻滚着,底料的麻辣鲜香在空气中蔓延着,人们爽朗的笑声在包厢中洋溢着。大家伙大口大口地咀嚼,即使被辣得面红耳赤,也只是一边“咕咚咕咚”地灌着饮料,一边愉快地喊着“巴适”。三年的不堪与泪水,都随着火锅的烟气氤氲开来。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迈进梦想中的家园,已经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这三年有太多东西逝去,但永恒的,始终是那颗渴望归家的心。他们爱家人,爱这座城市,更爱这承载着千万记忆的山城火锅。

坐在桌前,与家人依偎在一起。通红的油锅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顺着江边的晚风飘向四处,在山间萦绕,掠过山坡上随处可见的房屋,与轻轨一同穿过楼栋。用筷子夹起一片正滴着红油的肉片放进嘴里,这一次没有口罩的束缚与距离的限制。那久违的尘封的记忆被唤醒,随着柔和的温度在身体中蔓延。不经意间,鼻头一酸,泪水模糊了双眼,嘴角却挂起了微笑。

山城独特的地貌和优秀的码头文化给予了重庆火锅独特的魅力。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描述他:“名城危踞层岩上,鹰暽鹗视雄三巴。”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站在江边的洪崖洞中,望向远处高山上直入云天的高楼,这样的奇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境。城立于山,山护着城,相互包裹着,一圈又一圈,是自然与人类的交融,是天地给予人类的庇佑,这就是神奇而又独特的“老山城”。

山城独特的码头文化造就重庆火锅。以前的船工长期风中工作,而火锅中的辣椒和椒正好起到了除湿驱寒的作用。这一切是过去的岁月中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是山城江水给予重庆人民最好的食粮。

如今,那种推杯换盏割头换景的江湖义气或许渐渐淹没在文明发展中。但这一山一城间,一锅一碗间,红油翻滚、水汽汗湿间,已经是这座城绚丽的文化,是山城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只属于重庆的浪漫。

山中之城,城中之山。此起彼伏的群山中藏匿着火锅的奥秘,山川之间埋藏着山城人的欢笑与泪水。三年疫情的悲欢离合,在嘉陵江的晚风与山峦的拥抱中愈合。而那山中的锅炉,定是最抚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