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推荐16篇)

精选1.25W

篇一: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推荐16篇)

东方的明珠——西湖

张樱倩

古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有“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有如西子,阴晴雪,风韵万千。苏白两堤,杨柳依依。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西湖里有让人数不清的宜人风光,断桥就是西湖上著名的景点。

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在苏堤的前方,有着另一位诗人的历史,他就是白居易。他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

白堤尽头,就是最为素雅凄美的断桥残雪,它是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它是早年间人们用石头一块一块堆砌建成的,位于白堤的东端,它的背后就是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具有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的评价。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动人心魄。

断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白娘子和许仙的初见就在此处。在小的时候,白娘子还是一条小蛇,遇到危险时许仙的前世救下了她。经观音大士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大士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以身相许,结为夫妻。

残雪遗留,却比冰天雪地更扣动人心,有一种残缺的美。人生注定无法完美无瑕,即使是西湖,也有断桥残雪这个凄凉萧瑟的景点。断桥心碎,残雪无情,注定让所有人为此流泪,而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也让人无一不被此动摇。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西湖,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出的完美画卷。神州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我为自己身为华夏子孙而感到自豪!

篇二: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陈伊然

在我国的北方,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对称的古都”北京,这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吸引着不知多少外地的游客。那巍峨壮丽的长城,那风景如画的天坛,那如诗如画的颐和园。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北京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景区——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建筑面积约15万,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约9000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律于1406年开始建设,用100万民工。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18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护城河。宽约50米,护成一个大大的城堡。故宫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可以饰以金碧辉煌的宫殿,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统称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左右两边各有六处宫院,称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供姨妃居住。前朝后寝,分之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关于故宫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叫刘伯温,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召见臣,说皇上住的宫殿必须要有三十六金刚级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说完腾云而去,臣就吓醒了。”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建造一座宫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宫里金光闪闪,好像是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在守。他高兴极了,奖赏了刘伯温,再连升三级。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三十六两黄金,七十二地煞也只不过是72口大缸。

故宫老文物被分了25大类,二百多个种类,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约有53000件,像《兰亭序》《中秋帖》《博远贴》等绘画,更是还有75000多件,这一听更是不可计数,更是足以证明我们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不仅如此,我国还有2800件碑帖,所有的文物加起来一共有156000件。

同时北京故宫还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也被誉为世界的五大宫殿之首,其主要原因在于故宫的杰出的建筑。丰富的文物,悠久的文化等方面,具有举世闻名的价值……

北京故宫真是北京市一颗耀眼的明珠,艺术的瑰宝。

篇三: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兵马俑

江怡睿

2008年04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赞扬兵马俑道:“人类遗产,中华之光。”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西安,是一个隐藏了2000多年的奇迹。

1974年,当地的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些陶俑碎片,后来,大量的士兵俑被发现,立刻震惊了全世界。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先前,历代都以人殉葬为主。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选自《百度百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与三号坑。

另外还有一个四号坑,结合史籍,有学者认为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选自《百度百科》)

走到一号坑旁,上千个步兵俑纵队横队排列整齐,大部分为步兵,只有少部分是牵马的。他们是手握兵器,整装待发。上千个陶俑面貌神态各不相同,服装头饰随身份不同而各不相同,有似乎只有十几岁的稚嫩士兵,也有年老的将军。据说刚入土时,这些陶俑是彩色的,色彩非常逼真,由于几千年的土壤破坏,现在看到的,已经完全是黄土的颜色了。很难想像这些是陶俑,看起来似乎就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支军队,突然遭遇重大变故被冻结于此,一直尘埋地下而已。也不知道这人来人往的游客是否会惊了他们的梦?是否会损害他们守护秦始皇陵的职责?这两千年后不熟悉的一切是否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不适应?当夜深人静,游人散尽时,他们是否也会轻声交谈他们今日的困惑?

这么逼真的陶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陶俑制作大体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制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俑烧成出窑后,再一件件绘彩,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

兵马俑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过程过于复杂,在此就不多赘述了。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是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篇四: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兵马俑

吴忆博

中国上下五千年,流传伟人明千古。今天就让我们看看俗称八大奇迹之一的大规模建筑——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众所周知,一代千古帝王秦始皇在生前废了周商时期的人殉方案,并叫人用陶泥制成几千个神态不同,手势不同的大型雕塑艺术品,在中国雕塑上更是称霸一方,名列前茅,已成为了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可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呀!

当然,再完美的艺术也会有被质疑的时候。由于每个泥塑的人形态不一,连衣服的褶皱也让人惊叹不已,这时就有人猜测,这兵马俑里的泥塑会不会是真人烧制,假如是这样的话,那简直太残暴了。网上议论纷纷,连一些专家也为之动摇了。不过后来在继续发掘陵墓时,一位专家不小心打坏了一个小兵陶人,专家心疼不已,不过他还是踹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用那个小兵做了DNA鉴定,值得庆幸的是小兵内部并没有发现骨头物质,于是这次的陶人之争也就此告一段落。不过网上还有些人不相信事实,继续拉拢,蠢蠢欲动,似乎想要扳回一局。

据《孟姜女哭长城》记载,古时秦王统一七国后便叫人去修建长城,没日没夜的赶工,使百姓们伤亡惨重,于是便引出了下文,秦始皇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庸残忍的暴君?网络上又一次掀起了秦王风波,大家都对那几千年前统一七国的强大秦王军充满了未知的好奇心。记者媒体更是激动不已,在网上发出种种揭示,不过这次的议论军简单明了分成两派,如同项羽刘邦争天帝一样,两者必有一亡,但这已经是几千年的事了,至今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所以后来就与没有人再继续追究这个问题了。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秦王会让人修建兵马俑呢?”原因很简单,当时他在位时就想要长生不老,永远统一天下,可后来才发觉自己最终还是逃不过天命,于是就想让自己死后也可以永远统一七国,永远观赏自己那庞大且又无懈可击的军队,可把整个军队都为了自己而殉葬是不是太残忍了,于是才有了这个大规模并又十分巧妙的办法。

秦皇陵是一个死亡谷,也是一个金钱王国——盗墓者的天堂。可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人闯入这座神秘谷呢?原因也很简单,首先秦王陵很大,机关又特别多,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于此。第二,秦皇陵内部构造都是源于大明江山的模型而修建的,不过在这江河里面的水可不是真水,而是剧毒水银,吸入过多的水银气体也会送命,一般人根本是有去无回,就算回来了,剩下的余生你也是在那痛苦中死去,因为你体内含有的水银物质会无时无刻攻击着你的身体,让你苦不堪言。

这就是兵马俑,一代人的心血,无疑比金子还贵重,堪称无价之宝。假如你也想要见识见识这无价之宝的话,那么暑假里就请你去西安长长见识吧!

篇五: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东方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西湖

李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出自文学家苏轼《饮湖上初晴会雨》。诗中向我们介绍了杭州西湖,西湖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雅号,令中国人引以为傲。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有众多景点和平湖,断桥残雪等…它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那这么大的西湖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又是怎样一个结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原来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扬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提和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工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面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最初修建时远在秦朝,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立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的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了沙地,此后日积月累形成了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开就成了西湖。唐朝时,唐长庆二年(882年)十月至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对西湖进行了大整治,他主持修筑白堤,把湖分成了上。下潮。到了北宋,苏东坡的两任杭州地方当官员时,西湖淤塞,苏东坡大力疏浚,并把湖中淤泥用来修筑一条跨河的长堤,这就是苏堤的由来,苏提修成后西湖景色更加诱人了。

看了这些资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的仙岛上捡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珠光所过之处,树就长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了,玉龙和金凤就找王母娘娘要宝珠,王母娘娘不给就发生了,争抢争抢过程中,王母娘娘不小心一松手,明珠就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西湖。

西湖十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我最喜欢“三潭映月”,站在远处眺望,有三个葫芦班的玲珑小塔呈犄角之势,构成了一个漂亮的三角,三个小塔恰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你以为那只是装饰吗?不不不,当年苏东坡疏浚西湖后,为了监测湖泥的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小塔做工细腻,磨砂质感中又带着光滑,葫芦在中国谐音“福禄”,寓意美好,三座小塔相映成趣,让人陶醉,此时湖的绿柳、红花、奇石和远处高山都变成了陪衬,在蓝天白云之下,那三潭印月愈发显得美丽了。

到岸边看向水面,水面上有很多水生植物,其中长的最茂盛的就是睡莲,花朵千姿百态有含羞待放的花骨朵,像粉红脸蛋的少女,有半开的花朵,展开一两片花瓣,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一番风韵。坐船回去时从石塔旁边经过,定睛一看原来上面还有一个小葫芦,下面一部分有五个孔洞,花纹清晰可见,制作精细。

晚上的三潭印月更加美丽,湖面闪动着波纹,天上的月亮的光芒与水中的灯光交映耀,水面波光粼粼,月亮的皎洁与灯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一同在湖面闪动,此刻小塔倒影也模糊不清,却异常美丽,远处朦胧的群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白云,皎洁明亮的月亮,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小塔,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岸边的石板路和树林,就像一幅画一般宁静而美好。

看完了三潭印月,再坐船去三潭印月南方的苏提,那里的美景和三潭印月相差无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苏提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古朴美观,那苏堤的建筑者是谁呢?告诉你吧,苏缇是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建,当年他当官时只会20多万人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然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的六条桥已经有了。长提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添加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环湖的绿荫丛中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亭榭,近处波光潋滟,风姿绰约,远处云山逶迤,霭漫漫。在宽阔的湖面上,巧妙的布置着一山、二堤、三岛。西湖是西湖又不是西湖,它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荣誉!

西湖,它汇聚了多少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们要懂得珍惜这些贵重的宝物,让这世界上的奇迹,一颗“东方的明珠”继续在中国闪耀!

篇六: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五年级(7)班朱宇恒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1]兵马俑属于古代墓葬雕塑,是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众多陪葬坑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

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中国的国宝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六七十年前就出现了,秦陵东的西杨村畔一农民打井,挖掘了好几天就是不出水,却挖出了一个瓦人,像真人一样大小。他憎恨这个怪物,以为是瓦人在捉弄他,于是把瓦人吊在树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气。在30年代,有个农民在秦陵西耕地时,也发现了一个瓦人头,继而又挖到三个跪首瓦人,就丢在一边,无人过问。解放前夕,焦家村农民又挖出两个跪首的瓦人,像泥塑的菩萨,信佛的农民特地盖了一座土地庙供奉。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凝结着我们先祖的汗水。不但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君威,而且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上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篇七: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明清之都——紫禁城

郭泽霖

七百年之都,中国的骄傲。紫荆城,明清之都,是国际教科文组织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

建文四年,朱棣功克明旧都南京,南京故宫变因一场大火灰飞烟灭,永乐十八年,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建设千年令万人瞩目的骄傲——紫禁城。紫禁城现称故宫,约有房间共9999占地总面积为720,000平方米。

当你踏入午门时,那古风变阵阵袭来,让你跨越时空,一品故宫。

正前方便是金水桥,桥下便是象征龙泉的金水河,七桥并列,用汉白玉石打造,桥拦雕琢精美,形似五条玉带漂浮水上,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独特的标志,造型优美,引人入胜,七桥之上玉石杆不尽相同,中间是蟠龙的雕花柱,桥面最宽,称“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两旁为“玉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玉公桥左右为“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另两座桥便是“众生桥”则许四品以下官员行走。(本段出自百度百科)

寻着鸟鸣来到太和殿下,汉白玉黄金龙浮云雕惟妙惟肖的展现在台阶之中,登上汉白玉台阶,那种万人之上,一国之君的感受油然而升,七十个大柱,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期中顶梁柱最大,直径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点七零米,明代用木为棉丝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采用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四千七百一十八块金砖共铺二尺见方,“金砖非黄金,只是泥巴土”,金砖并非黄金制成,而是苏州特制的砖,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土质好,烧工精,烧成后“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明清共24为大帝于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朝贺之处,皇帝每逢庆生即万寿节册立皇后,大事都于太和殿举行。(本段出自一品故宫)

从后左门进来,来到剑亭,过了影壁,穿过“三座门”变来到角楼,故宫小小角楼都精雕细琢,角楼共66个角雕,每个角雕都是一个形态各异的鱼,意为“年年有鱼”大理石的台阶非常光滑,平整,汉白玉扶手令角楼更添一分气派。连墙壁上的彩绘都格外精细,美丽。楼顶为重60千克纯金打造的楼角。东西南北各一门意为“福从四方来。”

站在宫中,红墙围绕,眼里看到的是红,脚下踩的也是红,房顶是红,夕阳光辉中,一切都是红的,只被这红层层包围。

从前百姓不让进宫,他的记忆只属于皇帝,如今半上旗装,踩上花盆底,宫中不见太监,却甚多娘娘,故宫的红是悄然绽放带一丝暗沉,低调红,故宫的墙是封着美人又使众人望而却步的神圣墙,今年刚好600岁的他,每条门缝都在诉说娘娘和皇上面数不尽的秘密,每块凹凸不平的砖都藏着皇上不能说的心里话,那朱墙黄瓦都在等你。(选自百度百科)

民工巧匠汇集一心,惟妙惟肖,只是年华,再现中华于盛唐之后的一大盛事!

篇八: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故宫

梁清瑜

“推开一扇门,两朝三世六百年”道的是故宫。她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侵袭,至今风采依旧。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有致。她,不愧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不愧被评为海外综合影响力榜首的博物馆,不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她,就是故宫!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1420),设计者是蒯祥。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中国五个世纪以来最高的权力中心。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故宫的建筑是木结构的,拥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被称为“殿宇之海”。(①选自《世界地理百科知识》,有删改)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你们知道吗?故宫的布局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来建的。来到故宫,你会发现,故宫的所有宫殿都是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②选自《中外文化常识一本通不可不知的1500个文化常识》,有删改)

故宫有四个大门,平面为凹形的是正门(南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你又会发现,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整体。(③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再来看,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是有外朝内廷之分的。外朝是封建帝王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④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翻修,整理出大量文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现有文物150万件,被分为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每件文物都价值连城。比如,故宫三大镇馆之宝——青玉云龙紋炉,是一件宋代的玉器,炉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底还印着乾隆为这件玉器写的诗呢!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称为“故宫博物院”。虽然故宫经过了多番翻修,可类似故宫的西华门百年城墙被人刻字这些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开发故宫旅游资源,不可避免地对故宫造成了伤害。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脆弱性,损失了就永远无法弥补。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能残留至今的文物更是弥足珍贵,我们必须保护好。(⑤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故宫,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到处画着精美绝伦的彩绘,雄伟壮观,器宇轩昂,肃穆庄严,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也是中国人为之自豪的金字名片,愿她世代相传。

篇九: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明显陵

今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行驶了1个多小时后,我和妈妈来到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明显陵。一下车,远远地看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不愧是皇帝的陵寝,让我惊叹不已。

明显陵坐落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建于1519年,虽说已有500多年历史,可明显陵却一直屹立不倒,非常坚固,建筑完好无损,还是那么壮观,那么气派。

大门前有一片非常明净的湖,这方水塘因为处在风水学中“外明堂”的位置,故称“外明堂”,湖水衬着大门,遥相呼应,让人们感觉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青绿色的湖水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给静谧的大门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我们吃力地爬上陡峭的楼梯,来到明显陵大门前,大门有数十米高,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用砖石铺成的像长城一样的城墙,中间有一个拱形的大门;第二层用红砖拼成的墙面,亮得发光,也是有一个拱门;第三层也是用红砖瓦拼成的墙面,顶上有两个用石头雕刻的龙头,寓意龙凤呈祥。第二层和第三层可供欣赏观景,俯瞰世间万物。

我们穿过残破的古石道,来到一座单檐山式建筑——新红门处。新红门是整个显陵的门户,传说起到护卫陵宫的作用,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东临纯德山,西接外明堂,两侧与外罗城相连,建筑四周紧密相连,真是块风水好地。

新红门没有三道拱卷式门洞,与明十三陵中朱厚璁的永陵格外相似,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方汉白玉制成的下马碑,碑的前后都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楷书大字,是按嘉靖权臣——严嵩的手书而刻,象征哪怕皇帝到了阴间,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容侵犯。

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看到了横跨于九曲御河的三道并列的单孔石拱桥,尽管历经了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石桥柱头和栏板上的雕刻依然清晰,依然漂亮。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欢乐摇滚,有的似乎在向我们打招呼。有的狮子身上还有幼崽在玩乐,不亦乐乎,在它们的俏皮活泼中还透露着几分庄严与神圣,让这座皇家陵寝显得更加肃穆。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战乱沧桑,陵墓的封土上已经长出了许多橡树,这些橡树对保护宝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书上说大树的树冠有多大,树根就在地下占据多大地方,想象一下,这一颗拥有巨大树冠的橡树,树根在地下,纵横驰骋,交错缠绕,紧紧地扒住封土和周围的城砖,这对偌大的宝顶何尝不是一种荫庇?因此,橡树在明朝皇陵的宝顶上的出镜率极高,就像宝顶的一张名片。

傍晚的陵园内,除了我和妈妈,再无一人。我和妈妈走出陵园,站在祾恩门、恩祾殿遗址前,高大的方城明楼在夕阳下依然辉宏壮丽,四周的茂林修竹充满着生机。这绝妙的风景,为日暮下的明显陵又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面对这座陵墓,我仿佛看见了明显陵全盛时辉弘壮观的宫殿建筑,又看见了明末显陵因战乱而冒起的滚滚浓烟,听见了木梁坍塌,砖石崩裂的呻吟,这呻吟的发出者不仅是战火中即将被毁的明显陵,更是无力回天的大明王朝。

余日落晖,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我仍然意犹未尽。坐在返回的大巴上,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这样气势辉宏的建筑凝聚了匠人们的智慧,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将在世界遗产目录中永远光彩夺目。

篇十: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敦煌莫高窟

徐梓嫣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历史”。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令中国人自豪万分。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史营建的洞窟共735个,现存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等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洞窟4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平方米,这些洞窟又是谁开凿的呢?[百度百科,有删减]

原来是这样的,1600年前乐尊和尚请人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不久之后有一个叫法良的禅师开凿了第2个,并不间断地开凿,一直延续到了元代,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建筑。

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洞窟里最高建筑九层楼,也就是莫高窟的第96号窟,人们习惯上称“大佛殿”,它开凿于初唐时期。从远处观看,是一座宏伟壮观的九层楼阁,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在唐代就被称为“北大像”。接着是三层楼,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自行编写+百度百科)

洞窟里也有许许多多经文,壁画、塑像等。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搜狗百科,有删减)

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飞天壁画。敦煌的飞天壁画是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共同组成,492个洞窟中几乎都有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

来到第254窟,《尺毗三本生》故事画前面,只见两身飞天,头有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上体半裸,腿部修长,衣裙带丝巾,飘逸姿势自如优美。接着,映入眼帘的是《萨那太子本生图》,画中人物神态神情都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因年久变成暗褐色的色调,更表现出一种阴暗凄厉的悲剧气氛,让人久久驻足。(百度百科,有删减)

这么好的文物当然需人们去珍惜,1953年秋在法国深造的常书鸿,偶见《敦煌图录》的画册,为了保护敦煌放弃了优良的条件。先花费了2年时间呼吁并建设了研究所,再在1946年开始,把一生献给敦煌艺术。(百度百科,有删减)

我们要珍惜敦煌莫高窟这份宝贵的文物!余秋雨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我想说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敦煌是中国的,更是我们的!

篇十一: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秦始皇兵马俑

板溪小学五(1)班张城鑫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赞叹兵马俑为“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令中国人为之自豪。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区,距秦始皇陵1。5千米,坐西向东,三坑成品字形排列。其中,一号坑最先被发掘,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它的左侧还有二号和三号坑,这么大的俑坑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

原来,兵马俑是一个地下的土木结构建筑。地面上挖一个深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厚厚的土墙,在土墙边搭起木柱,再在木柱上垒上横木,然后用苇席将顶铺好,接着用青砖铺地面,最后在顶上铺好土。这样,建筑就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把俑放进去,最后封堵门道了。

为什么会将兵马俑放进这里面呢?这是因为自殷商时期开始,有了人殉的制度。在殷商的贵族墓中,生殉和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这一制度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诸侯国才先后废止人殉葬。秦兵马俑就是当时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

来到一号坑。站在高处向下一望,我顿时被眼前气势恢宏的景象所震撼。眼前兵马俑密密麻麻,或横排或纵列,整整齐齐。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大军,直逼敌人城下。站在最前面的是陶武士俑,个个束发、挽弓、垮箭,像是打头阵的先锋。后面一队队的士兵整齐的排列着,清一色的身穿铠甲,手杖兵器,严时以待,似乎正处在战场上剑拔弩张的紧要关头。军阵的中间有一辆形象逼真的马车,驭手坐在马车上,两手拉着绳子,驭着马匹,两个军士神情肃穆,全神贯注地保护着驭手,这就是秦始皇的御驾马车——钢马车。

走进兵马俑,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无一雷同,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兵俑一个个气度不凡,有的平视前方,一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神态,有的仰脸排局意气风发,像刚刚打完一场胜仗似的;有的微低着头,若有所思;有的脸上有皱纹,一看就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那马俑更是神骏非凡,或双耳前耸,目光炯炯;或举颈仰首,张口嘶鸣;或跃跃欲行,威武壮健……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眼前浮现出秦始皇一扫六国,吞并天下的雄姿。

秦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中出土的兵器也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坑内出土的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剪头等。据化验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烙画处理,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兵马俑,这别具一格的陶塑,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血汗。我们要珍惜、尊重这珍贵的宝物,让它们在世界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篇十二: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我要介绍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大家基本上耳熟能详的周口店猿人头盖骨,这是我们中国重要的遗址类文化遗产。

说到周口店猿人,大家可能都以为那儿一大堆都是周口店猿人的整个骨架子,朝地下挖个几米就完了,猿人又不用挖土机,而且猿人不就是人类的祖先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说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挖掘的时候,考古学家们非常疑惑,因为那儿的猿人化石“头多身少”,而且头呢大部分都是头盖骨,那么头多了,身体哪儿去了?考古学家思来想去,没个结果。可能有的人就会问了,周口店猿人头骨多了不正常,那么脸和后脑勺那块儿不可能也不见了吧?当时考古学家脑子里刚被问号塞着,新的问题就是这个:猿人的脸骨和后脑勺那儿的骨头为什么会不见了?!后来考古学家们提出,这样的话最有可能是人吃人!而且,周口店猿人和我们智人的祖先几乎在进化道路上“分道扬镳”,根本不搭界!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是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说,有一部分的猿人头盖骨因为被存在北京的一家美籍医院做研究,抗战时期日军攻破北京,从此不明踪迹,以下是最可信的设想:一群美国大兵奉命把那些头盖骨给“押运”回美国,毕竟那儿已经不安全了。火车开到约秦皇岛的时候啊,一群日本兵就把虽然个子高,但是几乎手无寸铁的美国大兵给包围了,“夺走”了那些周口店猿人头盖骨,然后被日本人“收藏了”,不过后来到了和平年代之后他们表示因为没有占据,死不买账。而另一种似乎更加可信,是这样的:当时是日本被美国特批在交战区航行的“绿十字”船“阿波丸号”运输船把头盖骨给运走了(说实话,这船开的不巧,大约就是“偷袭珍珠港”那事儿的时候),刚开到牛山洋那儿,美国的“皇后鱼号”潜艇就发现了“阿波丸”,然后直接就莽莽撞撞发射了鱼雷,本来中鱼雷对这个大个头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海水灌进去之后超载的“阿波丸”才沉掉的(这感觉跟一个人身上捆了两个比他的最大承重还重一点的沙包,然后你使劲儿把他的一条胳膊朝下拽一样,那人不倒才怪),然后嘛……头盖骨也就这样“去见波塞冬了”……

虽然说有一部分周口店猿人头盖骨十有八九找不回来了,但是余下的周口店猿人头盖骨不得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

篇十三: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东方“明珠”——西湖

冯梓宸

人们常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大的因素是有西湖这颗明珠。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颗明珠,正是有西湖,才让杭州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之一。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名称,最早据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早期的西湖是一个海湾,经过湖泊的沼泽化演变成如今的西湖。西湖总面积为面积约6。39平方千米,它南、北、西三面群山环抱,湖光山色互映,秀美无比,象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之旁。苏堤与白堤把全湖隔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俯看西湖,西湖犹如一位少女蒙着面纱。向远处看,朦朦胧胧的看见了断桥,雾中的桥呈灰色,白堤犹如一条长龙。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玉龙和金凤有一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偷走了。玉龙金凤在王母娘娘的宴会上看到了明珠,在和王母娘娘争夺时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西湖有十大名景,每当我欣赏这些美景时,不由得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让我至今难忘的便是其中的三潭映月。三潭印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景观享誉中外。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资料来源网络)

西湖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千古名句;西湖真不愧为世界遗产名录之一!。但我们在赞叹西湖美丽之余,不要忘记要保护它,让这颗明珠永远散发夺目的光彩!

篇十四: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北京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地,这里有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原始文明的圣地——周口店猿人遗址,有蜿蜒万里的历史古长城,有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古典园林——颐和园,……。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的故宫。

故宫,是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故宫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面积72万多平方米,大约有房屋8000多间。它周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像极了紫禁城的卫士。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方向的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北京城。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因此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而故宫内廷,是皇帝和皇后以及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所以建筑上显得深邃、紧凑,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北京故宫的外朝以三大殿为主,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在故宫的众多房屋中,它们应该算是最大的了。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通往大殿的台阶上雕刻着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那巨龙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云霄。太和殿殿座以黄色为主,阳光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难怪太和殿又被称为“金銮殿”。最为独特的是太和殿的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其檐角各安放了10个琉璃脊兽。一般来说,古代屋顶上脊兽最高品阶为9只,而太和殿的屋顶则多了一只,这也彰显出太和殿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这里是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想象一下,举行仪式时,殿前数千人在广场上大呼“皇上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肯定非常震撼庄严,自然令人起敬,不愧是皇家气派!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它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中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面设有鎏金香炉4座。殿中最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牌匾,据说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就存放在此匾后,真是非常具有神秘色彩。

总之,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有很多值得你去探索的地方。故宫的美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早晚也各有不同。如果晚上你走进故宫,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皎洁的月光洒在屋脊上,你肯定会被这古色古香的“画卷”所吸引。如果此时你走到太和殿的脚下,听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声,你一定还以为是屋脊上的脊兽在窃窃私语呢!

篇十五: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长城位于北京,因为它工程的浩大,让长城在几百年前就被列为世界中古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征调大量的民夫,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国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入侵修建的城墙,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灭亡后,后续国家陆续补修,特别是在明朝时期,为了抵御清军入侵,补修和延伸了长城,终形成了今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历时2000多年,总长度达到5千万米以上。它以米黄色的城墙为主体,平均高度为7。8米,部分地区高达14米,墙体基础宽6。5米,壁面平均宽。8米。墙体填充了土和碎石,可以保证两辆重型车平行。

向长城高处爬去,一路上的景色越来越美,四周都被壮丽的高山围绕。如果想直接欣赏这美景,可以选择乘坐滑车上升到北四楼。滑车就像小型过山车一样,坐它上去可是一种享受。

来到北四楼,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着迷:淡黄的长城盘绕在连绵不断的青山上,时不时有几个游客从眼前经过。看到这番景色,令人不禁想起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修筑长城的工人们,他们是多么辛苦啊!不仅要登山,还要修筑长城,必会十分劳苦。

向长城高处爬去,一路上的景色越来越美,四周都被壮丽的高山围绕。如果想直接欣赏这美景,可以选择乘坐滑车上升到北四楼。滑车就像小型过山车一样,坐它上去可是一种享受。

来到北四楼,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着迷:淡黄的长城盘绕在连绵不断的青山上,时不时有几个游客从眼前经过。看到这番景色,令人不禁想起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修筑长城的工人们,他们是多么辛苦啊!不仅要登山,还要修筑长城,必会十分劳苦。

看到那些在长城上像大城堡的东西了吗?那是关城。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达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人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继续向上走,来到了最高处北八楼。看着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深受触动,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团结勤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长城的作用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爱好和平、刚毅勇敢、维护国家统一等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和内涵是统一的。因此我们才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谈到长城,想必会有许多有名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正是最著名的。它讲的是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叫范杞梁的人,与孟姜女刚结婚三天就被征发到北方去修长城。孟姜女因对范杞梁的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长城的地方寻找他。而当她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长城时,却得知范杞梁早已去世。在悲痛之下,孟姜女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感天动地,以至于长城为之崩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等处已经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登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

长城不仅是抵御外敌的城墙,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宛如一条人工建造而成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脊蜿蜒曲折。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人们要想修建好长城是有多么困难,但这么艰难的工程,工人们仍然努力战胜困难,建好了长城。他们的迎难而上,坚韧不屈,不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吗?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篇十六: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000字

莫高窟

刘宸绮

在沙漠中有这样一处奇迹,它有令人想象无穷的壁画,它有山相衬,它就是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选自“敦煌旅游网”)

敦煌莫高窟建立在荒漠中的鸣沙山东麓断崖。可它为什么要修建在荒漠中的一座山上?难道是出现了圣地异象?专家分析,宏伟的莫高窟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是有科学道理的。敦煌周围都是大漠,风沙滚滚,洞窟容易被侵蚀。但鸣沙山质地坚硬,耐腐蚀性很强。并且莫高窟周围有三危山,为洞窟变成了一个天然屏障。这样一个“宝位”在敦煌隔壁是很难找到的。

莫高窟不仅是一座精美的洞窟,还是一个佛教遗址,因此,莫高窟还有一个故事:

公元366年的一天,有个名叫乐僔和尚,手持禅杖云游到敦煌三危山下,这时正近黄昏,太阳快要落入茫茫无际的沙漠之中,但乐僔和尚当时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他正在寻思晚上如何度过。一抬头,在他眼前出现了奇景,对面三危山上金光耀眼,霞光万道,在闪烁的光芒中,仿佛有数千尊佛在金光中晃现。乐僔和尚被这奇景惊呆了,在这个地方开凿了一个石窟,莫高窟第一个石窟就这样诞生了。第一个石窟开凿了不久,又有个叫法良的禅师从东方来到这里,并在乐僔和尚所开凿的石窟旁开凿了第二个石窟。从那时起,莫高窟洞窟营建的历史也就开始了,并不不间断的开凿,一直延续到元代,形成了巨大的石窟群。(选自《甘肃文史资料辑》,有删改)

莫高窟还有两处让人感叹,那就是壁画和彩塑。

壁画面积有40000余平方米,它画出了佛教故事、经变故事……最有名的,还是飞天。每一个飞天都飘在空中,本是静态,却越看越像一幅动图。每个飞天虽不大,但清楚描绘了少女的着装、饰品、姿态。让人身临其境,好似与飞天一起唱歌跳舞,无忧无虑。

壁画早期还有一点西域风格,后来西域风格与中国画法融合,变成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莫高窟经过岁月的磨练,很有壁画上的颜色已经氧化,只能关闭那些洞窟。

除了壁画之外,莫高窟的塑像也相当美丽!莫高窟洞窟中的塑像大部分都是泥塑,因为涂上了色彩,所以称为“彩塑”。塑像的颜料都是取用矿石制作的,颜色鲜艳,过了很久都不会变色。比如第45窟就是彩塑中的典型作品。主尊佛像右手向上举起,左手扶在膝盖上,端坐着说佛法。他的面容从头顶到胸膛,处处体现着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他润红的皮肤,青色与赤色叠加的服装颜色基本都还清晰可见。只看这一个洞窟中的一尊佛像,就可以想象整个莫高窟的彩塑是多么精美。

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展现,是中西合璧的体现,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血汗。我们要珍惜、尊重这珍贵的宝物,让它们在世界上闪耀着更亮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