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君子的春秋读后感(精选13篇)作文

精选1.67W

篇一: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君子的春秋读后感(精选13篇)作文

潜煦城

春秋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君子周游列国,一面面战鼓敲响了热烈的战争。

这个时代有许多能力超群的将相王侯,那怎样能算上君子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郑庄公、秦穆公、孔子的故事吧!

君子是有礼的。比如郑庄公,他的弟弟和妈妈背叛他,郑庄公并没有赶尽杀绝,又把他们迎接回来。他的盟友突然袭击他,他也把盟友打败后又把城邑还给盟友。周天子攻打他,他打败周天子后并没有侮辱他。在别人对他无礼时,他依然会对别人有礼。

君子是仁德的。比如秦穆公,他的千里马被一群野人吃了。秦穆公不但不怪他们还给了他们几袋酒。来秦晋打仗,泰穆公眼看要被刺死了,突然那野人冲了过来救出秦穆公。他爱护人民,人民也会守护他。

君子是传播道德的。比如孔子他小时候父亲死了,但他依然发奋图强,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努力做到熟练。后来他又招来了许多弟子,有颜回、子路等等。他一边讲课一边游历在各个国家传播君子之道。

通过郑庄公、秦穆公、孔子的故事,我们看到君子的礼、德、道,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的“君子”!

篇二: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刘诗淇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它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是申赋渔所写的《君子的春秋》。

这本书选了郑庄公、孔子等十位君子,这十个首尾相连的人形成了一条线,有着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其中我最敬佩的就属郑庄公了。他出生时由于难产,脚比头先出来了,所以母亲就喜欢他的弟弟“段”,很偏心他。母亲为段去向郑庄公要京,郑庄公只好答应,段到了京城,不断的增强兵力,还跟母亲一起商量了一个时间去攻打郑庄公。可却反被郑庄公打败,逃到了鄢,然后又逃到了共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郑伯克段于鄢”,克也是杀的意思。

郑庄公还发下过对母亲的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直到郑庄公遇到了一位名叫“颍叔考”的人,再吃饭聊天时,提起了母亲,颍叔考给郑庄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往地下挖一个隧道,挖到泉水了,就可以在那儿与母亲相见,郑庄公听后一一照办,郑庄公由外进入,母亲从里迎出。最后,郑庄公和他的母亲也重新和好了。

接下来,与许多的诸侯国有过纠纷和战争,但最终都被郑国给打败了。齐国、鲁国、宋国、卫国、陈国、蔡国等,因为郑庄公的文韬武略,也都已唯郑国马首是瞻,郑国俨然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可周天子却很不高兴,他越想越气。便亲自率领王师及虢、卫、蔡、陈四国的军队,攻打郑国,但仍被郑庄公给打败了,不过他没有追击反而给周天子送礼慰问。周天子彻底的也失去了权威,再也无法出兵征伐诸侯了。

读完郑庄公的故事,我感觉在这个是一位处处显示君子之风的人。他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不为已甚,显得从容不迫。他用了一种及其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与秩序。

篇三: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许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生活中,我们常把君子二字挂在嘴边来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和品行如何。而今天我要来谈一谈关于春秋时期君子的故事。

《君子的春秋》这本书中一共讲到了十个人物,他们中有威震天下的霸主;有上下求索的哲人;有气吞山河的勇士;也有长袖善舞的文人等。但他们每一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君子。而在他们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楚庄王。

楚庄王就是那个众所周知扬言说了一鸣惊人的王者。后来还问鼎中原,充分体现了君子知错就改、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很令我佩服。在生活中我就缺少这种品格,我很多次犯了错大多数没有意识到并且不能认真改正错误。例如,有一次我上课不认真被老师批评,后来一直没有改正,反而还是犯错。现在想起来与楚庄王对比一翻后还是有些羞愧。人家是一个国家说一不二的帝王尚且能知错能改,我还是现代的人呢,比封建社会的人都差劲儿!

还有一位君子,他就是宋襄公。他非常敬佩齐桓公并且发誓要做一代霸主,可他的霸主之路非常坎坷,最后因为在一场战争中坚守礼义被敌人打败。他悲凉地坚守着礼义,至死不悔。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人会这样坚守礼义,连死都不后悔。如今,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会为了坚守君子之风连丢掉性命也不后悔的人了。可是我却非常敬佩他,要向他学习这种君子气概。

在书中还写到了晋文公,他是这本书里君王中最尝尽人间冷暖,吃过苦的君王。流亡十九年,去过许多国家,遇到过各种人,最后他成功登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位伟大的君子。平时,我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我感到很羞愧,我要多劳动,多锻炼,刻苦学习,这样才能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楚庄王知错就改,奋发图强;宋襄公坚守礼义,至死不悔;晋文公以德报怨,吃苦耐劳。我们要感谢他们,正因为他们这些君子的品质才让我们这个国家,让我们的历史多姿多彩,也为我们祖国接班人的品德发展铺下了厚重的基石。

篇四: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谢璐

《君子的春秋》将烽烟四起、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展现给我们。书中有渗透儒家文化的论辩故事,有充满智慧的外交故事,还有激烈角逐的战争故事。故事中的十位人物,形象鲜明而有特点,有性格各异的君王,如:仁义孝顺的郑庄公、胸怀大志的楚庄王;以德报怨的晋文公;也有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物,如:主张仁礼的孔子、君子之风的季札、快意恩仇的伍子胥。

何为君子?上古书籍认为君子是学问高尚的人,先秦典籍则认为君子是君王之子,那么在春秋时代,君子又是什么样的定义呢?春秋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各诸侯雄起称霸的时代,更是以理服人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君子的定义不难发现,那就是集礼义仁于一身的人。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郑庄公,春秋史上第一位君子。郑庄公母亲武姜偏爱于弟弟段,多次让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传位给段。郑武公一死,武姜多次向郑庄公索要城池。郑庄公答应了。又过了几个月,武姜和段发动叛乱,郑庄公发兵打败,并发誓不到黄泉就不见母亲。可不见的日子久了,总会想念自己的母亲。郑庄公想与母亲相见,又怕违背誓言,让自己的颜面丢尽,不敢见母亲。有一位书生颖叔考知道后,让郑庄公挖了一条密道直通到有泉水的地方,然后在地底下盖了一个地下室,母子相见。郑庄公见到母亲后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从此他们恢复了母子关系。

像郑庄公的这样的君子在春秋史上数不胜数,而到了近代却屈指可数。洪秀全和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几个人是同乡,甚至还是一起长大的儿时玩伴,太平天国建立后,却因为种种的权利欲望,相互攻击,最后无善终。胡应湘与李嘉诚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反目成仇。千百年来无人不敬佩郑庄公的仁义孝顺。我们要做一位像郑庄公一样的君子,在与亲朋好友的相处中,可能会遇到令彼此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心中尚有一丝亲情存在和解决问题的念头,那么总会寻到合适的方法,令双方消除芥蒂,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篇五: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我读完《君子的春秋》,知道了一位有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的君子—秦穆公。

秦穆公,他横扫西戎,拓地千里,招揽人才、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也为大秦帝国强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秦穆公用了五块牛皮招揽了五位人才。事情是这样的:秦穆公和晋国合好,晋国将公主嫁给了秦穆公。公主陪嫁带来了许多仆人。其中有一位仆人知识渊博。可他半路逃到了楚国去了。

这时,秦国大夫公孙支也在向秦穆公推举那位逃到楚国的仆人—百里奚。对此,秦穆公觉得,要用百金把他要过来。可又转念一想,为了不让楚王疑心,该只用五块羊皮交换。

说这,就让人把百里奚招揽到了秦国。

可不止如此。百里奚又给秦国推举了另一位人才,蹇叔。除此之外,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百乙丙也被推举。秦国一下子多了五位人才。

秦穆公也靠这五位人才,拓地千里。完成霸业。

我还觉得,秦穆公思维好,仅用了五张羊皮换了五位人才。而且这些人才都互相推举,由此看出秦穆公识人的本领非常高超。再加上,他一开始没有用百金去把百里奚招来,不然会让楚国生疑不肯给人,也就会弄得秦穆公一事无成。从侧面也看出秦穆公思维好。而且他也很愿意倾听臣子的忠言。

他就是这位意气风发的君子—秦穆公

篇六: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麻潇屹

前段时间,我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君子的春秋》。我看了一星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也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这本书讲述了战国时期十个霸主的故事。各个霸主为了囯家和统一各国而做出的努力,还讲述了各霸主不同的处事风格及周围小国的态度。这些霸主都是英明的君主,也很有治国方案和谋略!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那些霸主不仅有能力而且各有各的胸怀和气度。有的以礼相待,有的一诺千金,有的留有余地……齐桓公用礼相待,对方不准备好,就不发动战争。晋文公以前在楚国受过好的招待,答应以退避三舍相待,宋襄公曾送他战马,后来晋文公就按约定退避三舍救了宋国。楚庄王一鸣惊人后,看晋军逃离九十里,也不穷追,立刻撤退。那些霸主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君子的气度。君王是领袖,统治者怀有仁慈和礼让之心才会以礼服人而不是以暴力群压别人。因此我要学习这些君子的品格。

以礼相待,是一种很高尚的品格,也是为人最基本的礼节。相鼠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没有礼仪,还不如死了。然而我却没有做到。公交车上我也不让座;故意戏弄别人也不道歉。有一次,有人来我家做客,客人敲门,我根本不理,妈妈让我好好招待客人,我又不理。吃饭时,也是我吃得最多,对客人没礼貌,一句招呼也没有。别人叫我,我也充耳不闻。现在我觉得自己真的好笑。

礼貌是为人之本,不懂礼节就不是完整的人。人不仅用知识武装自己,更要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相信,我会变得有礼貌懂礼仪做个有修养的人,知书达理彬彬有礼。

篇七: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胡科欣

在期盼中,上城区少年宫云借阅平台的苏老师快递来了《君子的春秋》,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申赋渔先生选了十位代表性人物:“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申公巫臣,延陵季子,伍子胥,孔子”,作为“春秋”的坐标系。他们的人生,是一条蜿蜒向前的时间之线,连缀起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更形成了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春秋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君子们为了“优雅”,他们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文中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而有特点,如:郑庄公不为几甚,从容自如,用一种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和秩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尝尽人间冷暖,然后又用九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用超人的智慧,点亮了满天的星斗,其光华穿越千年、照亮整个人类。他们身上有着相同的品质,有着共同的不懈的努力,但是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历史车轮是不一样的,那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是每位人物的“初心”不一样,不一样的初心,不一样的出发点,造就了不同的历史车轮。比如刚才所说的三位:郑庄公,晋文公,孔子。他们都有着雄韬伟略,但是成就的伟业不一样。郑庄公和晋文公的“初心”是成为春秋霸主,成就自己一生的辉煌。而孔子的“初心”是“儒家情怀”,他的智慧照亮了无数人。

读完这本书,想到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初心”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历史的长卷里,无数中国共产党员们,前赴后继,百年奋斗,初心不改。让广大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来了我们现在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锦绣岁月。

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跟党走,听党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篇八: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王禹欢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每一段历史都十分璀璨。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本书就书写了在金戈铁马的春秋时期,那些君子的故事。

它由申赋渔撰写,全书共十章,每章都写了一个人物。正如书上说的"十位君子的春秋,就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所谓君子就是追求优雅,以优雅为美,也为了人生使命。其中,我印象最深、最为之敬佩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一生颠沛流离,因为他的父亲晋献公听信骊姫的谗言把太子申生灭了,为了骊姫儿子能称王,骊姬不择手段,追杀另外两个皇子重耳与夷吾,重耳仓皇出逃,去了翟国,而夷吾去了梁国。后来晋国内乱,骊姬之子即位,大臣都想重耳回来。一边夷吾向秦国求救,希望自己上位。秦国觉得他没能力平定晋国,而这时对秦国有利,就让他上位,史称晋惠公。晋国内乱外患更严重,而重耳又去卫国,卫国并不接待,他又忍气吞声去了齐国,并在齐囯扎下了根。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他的命运真不好,一波三折,为了逃命去了好多国家。不过他最终还是有了安身之所。

故事还没有结束,他的随从想让他离开齐国,强至把重耳带出城。之后又去了曹国,又不受欢迎,又去了宋国,宋国支援了他,却无法把他留下,之后他又去了郑国,而郑国也对他不理不睬,重耳又流亡于楚国,楚国厚待,楚王问他之后怎么报答,重耳回答,两军交战,晋退九十里,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典故。后来又去了秦国,秦国国君与重耳连亲,结盟把重耳送回晋国,重耳终于历经十九年的风风雨雨,走过诸多国家,终于上位了,轰轰烈烈干了一番伟业。平内乱,斩外患,攻击当时冷落,嘲讽他的国家,使晋国再强盛起来。我读到这儿,更为他感叹,虽然前面的经历一波三折,不受待见,而他最后经过努力,不仅上了位,还让晋国更强盛了,也扩大了晋国领土,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流亡十九年,尝尽人间冷暖,用了九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书写了一代君王传奇,让我懂得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道理,让我知道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但通往成功的路却都十分坎坷,只要有毅力和努力,才能创造奇迹。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建功立业跟年龄无关。这本书除了写晋文公,还写了家喻户晓的孔子,称赞不绝的伍子胥,成就伟业的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等,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君子,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霸主相继崛起,哲人不断涌现。我们应该吸取那时的智慧、优雅和力量。感受、学习这本书!

篇九: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许玮瀚

想必大家都知道烽火连天,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吧,想不到春秋的开始竟然是从一支火炬,这是一支象征着战斗与死亡的火炬。英雄逐鹿西周灭亡,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交给了新的七个国家。

这本书不是根据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而是通过春秋时代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贯穿整本书。比如春秋五霸、晋文公、秦穆公,他们几位君主,为了成就霸业,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遇到了多少挫折,可他们放弃了吗?他们向困难低头了么?为了实现理想,只有不懈努力,才会得到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他们能行,我们更能行!

当然,这些君主也不是凭一己之力成为霸主的,他们的大臣们也是功不可没,延陵季子、伍子胥与孔子,他们忠诚的辅佐君王,使他们的君主成为一代霸主。大到国家,小到班级,我作为一班之长,我也要向这些大臣学习,尽力的辅佐老师们,使我们班变得更优秀。

在这本书中不得不提的另一位便是楚庄王,楚庄王先是好酒色,不务正业,后来因为听了伍举的一个谜语,顿时觉悟,使得楚国日益兴旺,这也是成语一鸣惊人的由来。这个不禁让我联想到身边的一位同学,一位非常有天赋的男生,也非常聪明,但是他很懒散也不爱完成作业,只要他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或许他就缺少点醒他的那一句话吧。

春秋就像一块块多米诺骨牌,某一片倒了,便会一片接着一片倒下去,这些风云人物就像一条蜿蜒的小溪,串起了三百年的风光,形成了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

篇十: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严梓悦

一群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齐聚春秋时代,演绎了一段跌宕精彩的历史。《君子的春秋》是申赋渔的著作,描写了多个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当中,有威震天下的霸主,有上下求索的哲人,有气吞山河的勇士,也有长袖善舞的文人。他们就像一座座山峰,把春秋连成了绵延起伏的山脉。

在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孔子。之前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遥远的,飘渺的存在。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古板甚至有些迂腐的老夫子,整日“子曰,子曰……”满口说教的大道理。

读完这本书,孔子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也更加真实了。他三岁丧父,喜好读书,善射箭、精计算、通乐律,能文能武,在“夹谷会盟”中孔子临危不乱,凭超群的智慧帮鲁定公立下大功。

孔子是谦虚好学的人,他曾跟师襄学习弹琴,跟郯子学礼,跟齐太师学乐,在太庙助祭时每个程序都向别人求教……后来他能成为博学的儒家始祖,与他的好学是分不开的。

书中关于孔子求学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对这位“至圣先师”愈加尊敬。孔子曾跟随师襄学琴,一首曲子弹了很久,师襄说,你可以换首曲子,孔子说,技巧还不行。过些时间,师襄说技巧可以了,孔子说我还没领悟到曲子的神韵呢。继续弹,又过了些时间,师襄说你已经悟到曲子神韵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体察到曲作者的胸臆……孔子对于学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真是让人佩服!

数学是我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科,三四年级时,我对数学的兴趣不浓,学习也不是很主动,有些题目就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上了五年级,我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一个数学问题务必完全理解彻底弄懂为止,同时数学成绩也随之蹭蹭往上涨,我体会到精益求精、学无止境的意义。

每个人的先天智力不同,但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孔子对于学问钻研其中,忘乎所以,“三月不知肉味”,可谓废寝忘食!

学习可以增长技能、开阔眼界、帮助别人。“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岁时设教授徒,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学,并且收费很低。他与众弟子们过着清淡的生活,同时在平静之中,又等待着机遇,以实现他们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在几千年前的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918年毛泽东为了帮同学们筹措赴法勤工俭学的经费,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兼职,兼职期间,几近“痴狂”地看书,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著作,并得到李大钊等革命导师的帮助,迅速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同时他深入基层,到工人农民中间去,倾听来自第一线的心声,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中,他不断地成熟、成长。

阅读此书获益颇多,我对自己的暑假生活提出两点要求:一、保持“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预习下学期数学,数学概念务必理解透彻。二、每日背诵小古文,结合名著提升自己的文言文功底和素养。

不知道今后再读此书时,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启示,期待中!

篇十一: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吴正

当我拿起书,我想春秋真是个很乱的时代。小国家多如牛毛,时不时就有帝王人头落地,连堂堂周天子也要附庸别人而活。就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却也催生出了一位位君子。

如楚庄王,他继位三年后,整日饮酒作乐,在这期间他唯一做的事就是下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于是,大臣伍举便给他讲了一个谜语:“山中有一只鸟,三年了,它不飞,也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楚庄王想了一想便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我知道了,你退下吧。”从此之后,他发奋图强,扫荡奸人,国家为之一振。

过了几年,年轻的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他借讨伐洛阳西南的陆浑之戎的名义,实则去试探中原诸侯的深浅。没过多久,军队便在洛水边举行阅兵,向周天子耀武扬威。于是,周天子派出了一名使者,楚庄王狂傲地说“听说周天子一言九鼎,不知道这鼎有多重?”使者一听,回答道,“在德不在鼎”。楚庄王听后,班师回朝。这就是君子的风度。

合上书,我想,春秋是一个乱世,但乱世中也能出君子。

篇十二: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黄子悠

人们总说,读史可以明志。然而对于过去的我来说,觉得历史太冗长太枯燥了,那么多的朝代更替,常常让我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直到我读到申赋渔先生写的《中国人的历史》系列,一口气读完了《诸神的踪迹》、《君子的春秋》和《战国的星空》。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君子的春秋》。

为什么取名叫“君子的春秋”呢?因为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十位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君子,每一章都详细讲述了一位君子的身世和他对历史的影响。郑庄公,一代枭雄,率先挑战了周天子的权威,打破了陈旧僵化的秩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广纳贤才,爱民如子,安定天下;宋襄公,坚守礼义,志大才疏,霸业不成,但至死不悔;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尝尽人间冷暖,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终成一代霸主;秦穆公,横扫西戎,拓地千里,为秦帝国的强力崛起,铺下了坚实的基石;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终成霸业;还有为爱情挑起战争的申公巫臣;充满君子之风的延陵季子;“烈丈夫”伍子胥;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以其超人的智慧,点亮了满天的星斗,其光芒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春秋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激情的全新时代,是后世一次次回味一次次仰望的百家争鸣的盛世,是为中国人树立了各种各样君子榜样的时代。春秋时代的君子,为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中华记忆,融入沸腾的血液在我们的身体中流淌至今。那么,怎么样才能称为君子呢?我觉得,一生都在为百姓、国家做贡献,或为文化发展做贡献的人,是君子;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一直孜孜不倦修炼自己的行为和品格,追求高尚道德的,是君子;放眼现在,那些坚守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那些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士们,那些在河南水灾中挺身而出、相互援助的普通民众,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君子。

细读历史,以史为鉴,我们可以找到人生的榜样,前进的灯塔。

篇十三:君子的春秋读后感

周家琳

我房间的书架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不同哲理的中外名著也都“聚集”于此。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著名作家申赋渔写的这本书——《君子的春秋》了。

春秋时期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四方诸侯在完成他们霸业的同时,还讲究仁义与礼节。这本书中共选了十个人,作为春秋时代的“坐标”他们的地位像一个心电图,波澜起伏,他们的人生,更是一条蜿蜒时间之线,连接了其中三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

其中,我最为佩服的人就是齐桓公了。他的一生就有非常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为了得到王位,他甘心被管仲射到后咬破舌头装死,后来又听信了鲍叔牙善意的劝告,让管仲辅佐,成就了一代的霸业。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能屈能伸”的道理和他的智慧。

齐桓公平定天下的霸业之下的关键就是因为他对管仲的信任,如果没有他的不计前嫌,以人才为重的胸襟,那管仲将会生命难保,自己更不可能成就霸业了。他是一位胸怀天下,有治国之道的君王!

这本书中,蕴含了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力量之源,教会了我懂得其中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