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与时代共脉搏作文(推荐20篇)

精选5.53K

篇一: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与时代共脉搏作文(推荐20篇)

王翰德

从古代开始,时至今日,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都在努力地为祖国而奋斗,而这些人也在引领着时代前行。

提起屠呦呦,相信我们并不陌生。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在中药与中西药结合研究方面从事多年。虽然她和她的团队在提取治疗疟疾物质时遇到很多挫折,但他们仍没有放弃。终于,她们提取出一种可以治疗疟疾的无色结晶体,将它命名为了青蒿素。这种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以她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更是科技界的骄傲,她们是全世界的英雄。

莫言,原名管谟业,他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4年美国《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后《红高粱》成为他的代表作。2011年又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而后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一位想象力、创造力极丰富的人,善于找具象语言、情节,展示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参照。可以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袁隆平,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学识十分渊博。2014年,他和他的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常的卓越。他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为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我们青少年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时代发展助力。

篇二: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孙嘉蔚

观今日之中国,歌舞升平,人才济济。而人言:“时代的一粒微尘,分到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那么,观今日之中国,这片安定祥和,海堰河清又是多少人耗尽心血撑起来的?他们,被称为时代的脉搏!

时代变迁,人们对英雄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南宋时候,山河破碎,人们认为上阵杀敌的好儿郎便是英雄。梁红玉一介女流,怎可为将?怎可称为英雄?可小小女子偏偏有铮铮铁骨。巾帼岂肯让须眉?纵是身死亦无憾。岁月向我们证明了,将军并非定是男儿郎,女儿并非定是绣花娘。一人之死,的确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但是时代不会忘记她,忘记开女将先河的女英雄,她是时代的脉搏!

苍茫林海,渺渺烟云间,有一位孤军奋战过的英雄——杨靖宇。日寇进犯,山河飘摇,东北华北更是岌岌可危。在日寇逼进,身边的弟兄一个接一个倒下的的时候,杨靖宇以一人之躯拖了数日,日寇以重军围困,企图留下活口以问出领导的计划。身后是苍茫大雪,眼前是汉奸狰狞的嘴脸,雪亮的刺刀,他说:“我有我的信念。”日寇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有一具温热的尸体,腹中是杂乱的树皮、草根、棉絮。纵使岁月不计生死,时代也不会忘记这位血气方刚的中华儿郎,他是时代的脉搏!他是时代的英雄!

冬天默默走来,一汤浩劫悄悄席卷了中国大地。面对着越来红的中国地图,飞速上涨的患者数量,全中国都面临一个问题——患者激增,人手不足。国难当头,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披上防护服就走进了病房……一位来自广东的小护士说:“害怕呀,怎么不害怕?可害怕也得上啊……”厚厚的防护服隔断了她的音容,可这不妨碍那份真挚的情感流入心田。的确,年轻人更青涩,更易恐惧,可他们有着和前辈们一样的勇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必趋之。

年长也好,年幼也罢,其力微小如鸿毛也好,明亮如星火也罢,只要人们肯将生死置于度外,肯出一份力,这些人便都是跳动的生命!生命的脉搏!时代的脉搏!

篇三: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黄广苑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去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她,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她,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是博士生导师,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就是屠呦呦。

在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在1956年,一场暴雨袭击了人类。疟疾从天而降,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她像温暖的曙光照在人们的灵魂之上。她和她的团队没日没夜的研究、试验。终于,青蒿素诞生了。挽救了全球上亿人口。

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非典”爆发了。他带领他的团队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在2020年,又一场灾难降临。而消失了17年的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他,就是钟南山。不图名不图利的钟南山连续几天的时间不睡,只想为祖国度过这次难关。网上也流传着一张照片,是他在去往武汉的车上被照下来的,他在去之前,反复告诉人们不要去武汉。而他却踏上了征途。

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也是因为他的发现,我国的粮食逐渐开始走上翻倍的旅途。他就是袁隆平。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们吃饱了,我也老了。”这句话直击人心,可他真的老了吗?

时代的脉搏随他们而跳动,世界因他们而芬芳。他们也许只相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篇四: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五千年文脉涵养了巍巍中华。诗人北岛曾说:“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在科技蓬勃发展,时局风云激荡的当今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处理其与现代的关系。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首先对待传统文化需漂其黑,弃其糟粕;守其白,取其精华。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沉淀,留下的绝大部分皆是精华,但其中也难免有迂腐落后的封建。我们需要果断舍弃,如前些年某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讲座”为名大肆宣扬所谓传统女德,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等等言论令人惊异。所以面对丰厚的文化,我们需要吸x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但也绝不能毫无批评的兼收并蓄。

其次,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做到不断创新,使其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在国潮复兴的今天,就有不少创新的优秀典范,如河南台的节日晚会,带人体会古人的浪漫意趣。

《中国诗词大会》使人在点点文墨中拥抱诗意国家宝藏,让人透过无言的文物倾听他们的故事,等等文创类节目令人放松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再如一些商家设计的汉元素服装,融传统服饰的设计纹样等于现代服饰中,使汉服出行更加便捷,日常化。还有各大景区推出的文创产品:手机壳,台灯,日历,口红,雪糕等等,使传统文化融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渐渐地淌入每个人的生活,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最后,对待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与发扬。

传统文化的生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将如今国潮复兴的热潮需要延续下去,每一个人也要乐于践行,使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坚定文化传承的初心,以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弘扬时代精神,终会使“创新与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让中华文化文明之火常燃不熄!

篇五: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世界日新月异,时代变幻如云,一切都处于高速发展、不断变化之中。面对时代的变化,我们青年一辈应当与新时代同前进,与民族未来共发展,积极拥抱变化,从容面对未来,紧跟激荡变化着的时代交响,谱写青年人生的精彩乐章。

习近平主席曾说:“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新时代正飞快变化着、飞速发展着,犹如浪涛洪流滚滚向前,为青年发展带来蓬勃能量和充沛机遇,也是对青年人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放眼时代大局,拓展全局视野

青年一辈要与时代同前进,与未来共发展,就要有开阔的眼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世界,才能从容应对倏忽而至的未来。世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境界。站在高处的人,也许可以看到远方炽热的太阳,无衔的云海,还有一群一群的飞鸟,而站在低处的人却怎么也看不到如此美景;但是,有时候,我们站在低处也会看到一些美妙的事物,他可以看到每一个极其细小的细节,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事物,我们要有不同的眼光,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眼界只放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我们要面对时代的变化,将自己的眼光也变得更加长远,去接受新时代的每一个新事物。中国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第一时间就做好了防护措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正是因为中国领导人有广阔的视野,有全局意识。而美国却执着于“甩锅”。因此美国新冠疫情的噩耗,从未停止。如此看来,全局视野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的身上承载着千万人的性命。

紧跟时代潮流,创新科技发展

在信息科技新时代,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创新成为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的时代出现了更多的新事物,面对这些新事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就比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是存在担心的,因为,据说“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人类。所以人们的心里都是具有隐患的。但我们要知道人工智能是无法替代人类的,因为它自始至终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终究是受人类来控制的。人类进步需要不断打被我们局限的思想,勇于创新,勇于接受创新的事物。担心是好,但我们要在控制它的基础上去接受这些新事物。像北斗系统从之前差分仪实验精度十厘米提升到一米,而且还有了短信功能。所以科技在不断发展,如果我们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将会被时代抛弃。

洞悉时代智慧,积累知识储备

新时代需要学习新知识、领悟新智慧,我们要有更加充分的学习、更加充足的储备,才能更好地跟进时代的节奏旋律,谱写精彩的人生乐章。新时代、新事物、新机遇,一切全新的东西往往总伴随着未知,需要我们在持之以恒地学习锻炼中不断探索新领域、积累新知识,以丰富的知识储备领悟时代的发展智慧。若没有知识,国家如何洞察社会主要矛盾制度发展规划,若没有知识,社会如何把握市场需求达成经济繁荣,若没有知识,我们又如何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彰显?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必将愈发对我们的知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唯有不断深入学习积累知识储备,才能成为勇立时代潮流的佼佼者,为未来时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屠呦呦正是因为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的研究,才研发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时代会不停变化,但停留在这一刻的智慧与成就是不变的,所以,厚积薄发,智慧之奔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势而制”,有些东西无论经过多少时光的洗涤都应不改本色。而这就需要我们有随风的精神,更要能正确舞蹈。永葆情谊,追求本真,不忘初心,愿你我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都能随风起舞。与时代同前进,与未来共发展,也就要求我们新时代青年以开阔眼界细览时代大局、以创新精神引领科技发展、以充足知识领略时代智慧,激扬青春,逐梦前行,扣紧新时代飞扬主旋律,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篇六: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张铭锐

饥寒的年代里,诗意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诗意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诗意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诗意是繁荣。经历了岁月的苍楚与落寞、尘世的燕莺与美华,再来细数那些伟大之作,或许你会发现:所谓灵感,不过是星光乍闪的一瞬;而“美”,却是对编年的废除,是与时间的对抗——诗意,没有“幸”与“不幸”,一切都无关岁月,一切都是心上留痕。

我们应当肯定的是,创作一定与时代有关,与诗人所处的背景有关。没有世人的误解,屈子便不会有汨罗江上的绝唱;没有世道的荒诞,嵇康便不会有竹林深处的肆纵;没有心灵的蒙蔽,鲁迅便不会有“日暮里”的弃医从文;没有前路的怅惘,余华便不会在“十八岁”来一场“出门远游”的奇遇……文学视角放之时代,文艺审美源于生活,有了时代与生活,文艺才有所附丽。

我们更应看到的是,文艺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伏尔泰将河边的飞鸟收成一部集,克里玛将布格拉之精神汇成一条溪,周国平将儒释道之哲思拧成一股绳,昆德拉将生命难以承受的重物化与一片羽……诗人以他们细微的触脚探寻生活至细密处的无奈与快乐,感叹生命的无常与相似,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曾言:“富人的幸福常常相似,穷人却有各自的不幸”。而伟大的作品,却是体察到了富人与穷人所共有的”幸”与“不幸”,不仅是物质上的贫与富,还有精神上的贫与富。而文艺作品会跨越贫富、超越时间,因而诗意才无所谓“幸”与“不幸”,“幸”与“不幸”皆成伟大。诗意如珍珠,一颗串联着一颗,连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对于读者来说,读一部作品应当联系其所处的时代,而读者又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作者呢?对于作者来说,写一部作品应当联系自己的经历,而作者亦也未曾不是所处时代的读者。作者、读者;人生、时代,我们在这个两个二元主客观视角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唯一贯穿其中的便是诗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诗意装饰了你我的窗,你我装饰了诗意的梦。诗意成为个人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的留意、对人生的瞻俯、对时代的观察、对社会的审视、对自然的敬畏……诗意的含盖无边无际,甚至超越了时间,无关岁月。

在诗意的世界里,白昼之光,可知夜色之深;沧海之浪,可答苍天之问;哒哒马蹄,可等美丽错误;幽幽雨巷,可嗅丁香惆怅。读者之行,可知作者之思;因而时代之盛衰,只是行脚的一部分,无关诗人之幸悲。

人世充满劳绩,而文艺让不同时代的人同样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土地。或是阳和启蛰,或是兔缺乌沉,生命或许会因时代的兴衰而左右,而当岁月失语时,才会感到“无常”的力量,才会懂得:生命,其实到最后总能成诗。

篇七: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你是时代的脉搏,跳跃在我的祖国。

——题记

疫情当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逆行的背景,牵动着无数颗心,一纸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是最美的风景,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其实,我得了渐冻症,我不愿再去搪塞,我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疾病,我必须跑的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魔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知道自己患上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气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痛,却用尽全力去拉回危重患者,我们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金银潭医院,却在一个月后知道他。

此时,你有没有听到脉搏跳动的声音。

南山之外,还有南山。钟南山院士在此疫情中一路奔走,满腔责任为民。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义无反顾的坐上了去武汉的列车。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中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该生活在理想中”。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也用了一辈子。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勇气的担当。他是时代的脉搏,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此时,你有没有听到脉搏跳动的声音。

被誉为“国士无双”的李兰娟院士率领团队援助一线,满满的行动力让大家安心,也让人们忘记了她已是73岁的高龄,她是时代的脉搏。

比外,还有许多的逆行医疗者,未着白衣时,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披上白衣时,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勇士,生命的守护,争分夺秒,时间又曾给过他们片刻的喘息。他们用肩膀扛起了一个时代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你是时代的脉搏,跳跃在我的祖国。

篇八: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迎来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共享。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时代,不仅是共享时代,还是一个共想时代。

早春时节,料峭的春寒刚刚与大家告别,繁花似锦的春暖就来了。这天,我与妈妈正要去奶奶家。“我们乘地铁去吧?”妈妈提议,并且已经开始看换乘路线了。我眉头一皱,说道:“地铁太挤了,何况现在还是高峰时期。”妈妈想了想,说:“乘出租车?”“唉呀,现在都是共想时代了,当然骑共享单车啊!距离又不远!”经我这么一说,妈妈顿悟了。

在繁花似锦的春季骑车还真是舒服,暖洋洋的春风轻拂在身上令人沉醉。“你对共享时代怎么看?”妈妈突然问我。我不假思索,“方便、绿色、便宜!”妈妈却笑了笑说:“你再想想。”

不对?共享时代的共享,好处不是这三个吗?我抬眼望去,城市的街道干净魅力,一辆辆共享单车整齐地码放着,来往用车的人络绎不绝。

哦!共享时代里还体现了我们社会、国家的繁荣优秀!

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狡黠一笑,说:“对了一半,再想想!”

还不对?我不禁呆住了。

到了奶奶家,还未进门就听见隔壁的叔叔们在闲谈。“嘿!要我们说将来肯定会有会飞能游的汽车!”“我觉得还会有隐形的手机呢!”“是啊,隐形的飞机都有了!”“小宝,将来就靠你造了啊!”“爸爸,我会的。将来我要当一位科学家,造出好多新东西!”

哦!共享时代,是共想时代啊!

“妈!我知道了!共享时代,还是科技发展进步,全民共畅想的新时代!它不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理念,体现着国家社会的富强优秀,更是大家一起想,一起奋斗的新时代啊!”我激动地抓着母亲的手说。妈妈也回抓着我,连声说对。

“吱啊”,奶奶打开房门,疑惑地问,“囡囡啊,你在讲什么呀,在门口这么久不进来?”这次换我狡黠一笑,“奶奶,我呀,在说共想时代。”“共想?唉呀,光想不行的啦,还要做呢!好了好了快进来。”奶奶边说边拉我进了房门。

共享时代,共想时代,更应该是共做、共努力时代!

这个春天真是太暖和了,繁花似锦,百花争艳。暖暖的春风吹拂着我。我相信未来也会这般繁荣兴盛!

共享时代?共想时代!实干时代!

篇九: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李宗义

共和国新鲜的血液在广阔的大地上奔腾,如长江、黄河一般至西向东地汹涌着,随时代的节秦不断搏动着,在这片奔腾的后面,是一群有着伟岸心灵的人,他们带动祖国迈向新的时代。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和政府积极研制高科技产品,而至于原子弹,新中国正饱受着外国地威摄。殃殃大国,岂能无国之重器。远在大洋彼岸的邓稼先向着浩瀚的大洋望着,他看着前途波涛汹涌,又看着一片迷茫。但他坚定地说:“是时候该回去了。”他费尽千辛万苦回到中国,回到了戈壁滩,那个毫无生机,冷峻阴森的如古战场一般的茫茫戈壁,祖国那时还没有那么多高级设备,但他们有共同的信念:“哪怕只用算盘拨,也拨要出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茫茫戈壁上,他们度过了多少孤独与忧戚的日夜,可这一切很快换来了一声巨响,那是邓稼先毕生的夙愿,那是中国几十年的屈辱,那更是划过时代坚定的脉搏声。“苟利社稷生死已,岂因祸福避驱之”二零二零年新春。举家欢庆之时,疫情揪紧了百姓的心,那本应是欢乐的新年钟声,却是多少人跨越故乡,跨越生死的离别,但在这时,钟南山,张定宇等原来鲜为人知的姓名铭刻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中。一八四零鸦片战争,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侵华二零二零新冠疫情。中国人似乎艰难地度过每一个庚子鼠年。那时人们救亡图存,涌现无数爱国猛士。如今举国抗疫,涌现无数白衣天使。口罩下的勒痕,头上平整的短发是岁月给他们最动人的奖章。

中国人民心连心,却不能手连着手,共同地击打着狂呼着,鸣击着,时代坚定的脉搏!多年生死几茫茫,哀国殇,怎难忘!一群群勇士为国捐躯,秦响共和国的乐章,铺出国家的前路,它们无愧对国家之荣,无愧于时代的脉搏!

篇十: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孙鑫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亦延绵不断,源远流长,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着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民族跨越了五千年而不曾中断,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顽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当今社会中,他们是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他们是当今社会的风流人物,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你可曾想过那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那病毒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揣揣不安?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把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短短十二个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身事外,不顾风险救人,寻找治疗方法。十七年后的今天,抗击新冠病毒,他仍坚持抗战,在一线废寝忘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人民服务。他—钟南山医生,是时代的脉搏!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实验田的路上”。在他心里,唯一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他仅凭己之力,用占全球近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用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超过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研制出了产量高以往千倍的杂交水稻。而面对所有的赞誉和功彰,他只笑着说,应该的。他—袁隆平院士,是时代的脉搏!

中华悠悠五千年,像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他们都是一个个明亮的太阳,指引我们前进,照亮前方的路。他们是时代的脉搏,更是中华民族的脉搏。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作为青少年,我们就是新生的太阳,我们应努力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学习!

“假如我有追赶每一场夕阳的狂妄,那凡人之躯,是否也有比肩神明的力量?”

篇十一: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代玉晴

推开历史的城门,阅遍古往今来,在岁月的长流中,朝代的更迭,一兴一荣,一衰一败都如尘埃般埋进了时光中。历史像黑白影片,而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一首首诗词歌谣。

有人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也有人反驳“国家繁盛诗人幸”。尽管如今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能从我们的嘴边脱口而出,但我却未曾能看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诗家属于国家,就如黑夜中的点点繁星,它们也只是浩大天空中的一部分。没有国家便没有诗家,国是诗家的依托,不仅仅是躯体的载体,更是精神的归属地。

因此,国家幸,百姓安,方有诗家之繁盛。

定义诗歌的繁盛不能过于狭小。一首诗歌并不一定是歌颂祖国或对朝代的堪忧才称为佳作。而是一首首富含感情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

我们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份李白与汪伦的至美友情而感动;我们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份美丽清新的自然之景而动容;我们也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无畏勇敢而被激励……

饱含感情,往往能引起更多的共鸣,甚至让人身临其境,达到与诗人共情的境界。而诗家之繁盛也一定要富有多种类型的诗歌,情感也自然更加丰富。

而往往国家处于衰败中,诗家眼中往往多是萧败、落木、前尘旧事,诗歌的基调往往也就更哀伤。对于盛世国家,百姓安居乐业,过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清静生活,才会有更多心思来种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畅饮美酒,以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各种丰富情感的活动。

正如大唐盛世,人们安居乐业,诗家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各有各的风骚,最终产生如此多的优秀诗人和伟大的作品。

天空中闪着光芒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独一无二的,聚集在一块的星星终不能燃亮整个黑夜,真正的灿烂是在夜空中的每一片角落,都有星星的存在。

这也正如每一首诗歌,当具有自己的特色后,在繁荣的时代中,仍能照亮一片角落,当每一片角落都被照亮后,这便呈现出了盛世的模样。

国幸,民安,诗家繁。

篇十二: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碎片化阅读”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心和讨论。什么是碎片化阅读?百度告诉我们,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如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形式。

随着手机上的像素方块字将纸书的书香气取而代之;随着原来世界名著的驰名于世变为一个小小的微博段子点击量过亿而备受关注;随着电子书的出现让许多人足不出户就能看书,我们俨然已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并不是所有人都坦然接受了碎片化的时代,一位叫欧阳江河的诗人这样说:“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我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是人被分成这样后难免会沮丧、愤怒、混乱……我是想自己能不能呈现一种专注力、持续性。”

我认为读书的意义在于你要从一本书,一本完整的书中通过阅读连续的文字去品味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带给你的感受,有时可能会感动,有时可能会为你喜欢的人物获得的成功而高兴,有时会因一段有趣的对话而会心一笑。而这些都要我们认真去斟酌,去体会,否则便不能把书读懂、读透。我想这点,是纸书能带给我们的体验。对我而言,碎片化的阅读更多的作用是用来消磨时间。打个比方,我每次在饭店等菜上桌时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翻看,这时的翻看,多数是因为无聊,想把这段无聊的时间填满。在这些时间里,缺少了看纸书时心中的感受,多数时候也不会有任何收获,因为你的阅读,随时会被另一则跳出的消息打断,很难保持专注和持续,只会让你在“低头族”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在意识到这点后我细思极恐。所以从这点来说,我赞同上面诗人的态度。

但是再想想,碎片化阅读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它能在你渴望阅读时随时随地带你走进书的海洋,不会因为手边找不到书而发愁。没错,打开手机或者电子书,你想看的情节便唾手可得;兴许在你刷朋友圈、刷微博时,就会发现一篇转载的美文值得欣赏。这样不也是一件好事吗?至少,它还帮助你开拓了视野,没有这么方便的“碎片化”的阅读,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对占星或者天体物理产生兴趣,我可能也不会这么“沉迷”于手账哈哈。

我们也许不能阻止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但我们可以保持一颗初心,做好自己,不做“碎片化阅读”的奴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与碎片化时代共成长。

篇十三: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金陈睿琳

众人争辩着国繁诗繁和国衰诗衰,却忘了赵翼还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朝历代的优秀诗作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当诗人的襟怀和眼界已经足够纵览江山,时代之盛衰,又有何妨?

无论盛衰,时代已给诗人以重任,成为诗人书写的动力。

国有盛衰,个人际遇亦有穷达,不同诗人有不同的时代使命,这份责任却同样沉重。诗人,总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一腔抱负,接下时代的铁函。诗人只有一支笔,却站成万夫莫开之气势:在盛世,激流勇退,韩愈谏迎佛骨,“若其父名仁,其子不为人乎”石破天惊;在乱世,身先士卒,辛弃疾自名稼轩,问谷稻,忧苍生,也从不吝提刀上马定河山,以笔为剑挽狂澜。

无论盛衰,时代已给诗人以窥豹之管,凿出诗文诗情的源泉。

诗人的创作永远带着时代的烙印,也永远承载着时代的意义。诗人,总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写”的现实关照,用诗歌重现织就时代的一针一线。他们对时代的认识,远超后人苍白的盛衰二字。诗人对时代有全身心的投入与感悟,其诗文,自然能穿破繁芜表象,直刺永恒的人性主题。繁华的浮沫被抹去,断壁残垣被重筑,唯人性之光永远闪烁。君不见,白居易沉吟“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盛唐锦绣的蛀洞被打上一道历史的追光;君不见,羲之挥毫,嵇康纵笔,魏晋动荡中有名士风流。

无论盛衰,时代已给诗人以思接千载之泽被,传继先哲不朽的诗魂。

诗人离不开栖居的时代,却不绝不是时代的囚徒。他们的灵魂,在怀仰古迹、追慕先贤、以史为鉴中完成超拔,从此如月照中天,俯瞰此间山水,思接千秋万代。其眼界的广阔,又岂在一朝一夕?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古仁人之心相接相契,而今人如你我,亦可探明此中幽深曲折,一声叹息,贯穿古今。

这声贯穿古今的叹息已向我们昭示:诗歌之韵,源于对时代的反映,更源于对时代的超越;诗人之用,在为现实而书写,更在超越现实的暂时性去创造永恒。我们争论一朝一代的楼起楼塌,怀念八方来朝丝竹之音不绝的荣耀,哀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动荡,却忘了看——李白们,带着盛唐所予的“遍干诸侯”而不得,刘禹锡们,守着陋室一间、素琴一张,执笔走进了历史的更深处。

诗人是时代盛衰的亲历者,更是叙述者与缔造者。而其与时代更深层次的互动,就在这份枯山残水和锦绣山河皆被沉凝作画、淌出千年弦诵的博大。

篇十四: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单兰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题记

2020年1月18日晚,一个老人匆忙地走在广州高铁站里。很快,他随着人群流入G1102次开往武汉的列车。

坐在餐车里,他脸上严肃的表情与周围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的,他无法放松,面对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他自然地联想到了17年前的非典。不久,事实告诉他,这次的疫情比那年的非典更恐怖。

患者人数的激增,武汉封城,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钟南山,临危不惧,带领团队冲在抗疫第一线,全国各地的医疗支援队也纷纷前往武汉。仿佛一夜之间,许多沉寂的姓名变得家鱼户晓,李文亮,张定宇……

这些人唤醒了沉寂的中国,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2015年2月26日,大学生孟瑞鹏面对两名落水儿童,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跃入湖中。最终孩子获救了,24岁的他却停止了呼吸,为缅怀他见义勇为的行为,6月16日,英雄孟瑞鹏的雕像在湖边落成,提醒世人要做一个敢于担当之人。

这些人举起了未来的中国,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在“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中飞出了一只来自新疆和田的“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拉浦江。他对恐怖犯罪疾恶如仇,但对群众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心中始终牵挂着群众的冷暖,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那庞大的警察团体。

这些人保护了如月如今的中国,他们是时代的脉搏。

时间在流逝,我们只有把握自己,方可把握人生才可以像前辈一样,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留下一份价值,成为时代的脉搏。

篇十五: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毛芸涵

清代学者赵翼曾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诗便工”,自古以来,人们便一直相信“患难出诗人”。只有动荡的社会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诚然,回望历史,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烽火狼烟中并起,先贤屈原在国之将亡时慷慨悲歌,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中用如椽大笔写下沧柔史诗……

这些先贤的作品固然对后世意义重大。然而,当我们铺开历史的长卷,向更深处探寻,就会发现,在那些“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动乱年代,更多的文人终究因为战乱,在饥贫交困之中无暇收容自己的文思,让喷涌的才情被战火吞没;仅剩不多的文人们仍需竭力在流离与文思中寻求平衡,费力地找寻创作的时间却又忧心着明天以何度日。

试想,如果杜甫一生中少一些跋山涉水,求亲求人,少一些柴米油盐之忧,世上也许会多一个洞观历史的哲人,而不是一个夙夜忧叹的老翁;如果李清照未历南下逃亡的艰辛颠沛,行囊散乱,世上也许会多一个兼为才女与金石大家的女中豪杰,而不是一个日日倚栏忧思的落寞老妇……如果园家能给他们一方平静的书案,一个安定的环境、富足的生话,让他们不必为吃喝发愁,不必为性命担状,那么,更多的文人才能放心地把精力集中于文学,创造更多的传世之作。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文学不是乱世之中饱经风雨摧折的一枝孤芳,而是盛世之下阳光灿烂中的春意满园。

繁荣的国家,强大的国力,让文艺创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笔下文章自然更丰富。王蒙见证了祖国一路强盛,才写下《看春万岁》这热情赞歌;阿来受文化多样化启发,钻研民族文化,才写下《格萨尔王传》这辉宏史诗……

宽松的氛围,向上的环境,让文艺创作者在相互碰撞中获得灵感,写出心之所向。孟京辉融汇古今中外,终成《恋爱的犀牛》等登峰造极之作;谢晋反思过往,勾勒出《牧马人》中一代知识分子的蝶变与成长……

而盛世作品之功不只在实现作者个体价值,亦在造福后世:读乱世文章,徒使人伤心;读盛世文章,却能从中汲取自信力量,继续前行。

世异时移,在国家昌盛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扎根新时代的沃土,汲取自信养分,绽放文化的繁花。

篇十六: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李芳迎

从“两弹一星”到“双航母时代”,在这巨大的成就背后,是无数英杰才俊、星火青年,将青春、血泪俱数倾洒,以愿景梦色绘制祖国宏图。他们逆着时代的洪流,将强烈的理想、追求融入民族精神,以己身诠释着时代的命题,代代相传,至于不朽。

“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从2003年的“非典”到今年的“新冠病毒”,他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当武汉新冠疫情饭蔓延时,钟南山老院士提出建议:不要去武汉!但他却义无反顾的挂帅出征!他以院士的专业和战士的勇猛稳定了人心。他诠释了“钟南山是一座山”!

“扎根黄土地,亦取养于土地,食不可缺。”袁隆平埋身于农亩,躬耕不懈,即使烈日炎炎,腹中空空,他依然坚持在田中作业,只为能找到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方法。最终,袁老于1973年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后,袁老又继续研究,1996年,“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水稻产量翻了四倍。他“以不息之体”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中国”。黄旭华原本是立志从医的,可是在日机轰炸声中,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毅然选择了投身科技。中国的核潜艇是从一个科核潜艇玩具的模型一步步开始的。为了研制核潜艇,他把家安在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上千万个数据。终于,在隐性埋名的30年中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许身报国铸辉煌”!

中国,是一个在万千磨难中成长的千年古国,而正是因为有无数有识之士的奋斗,中国才能在泱泱历史长河中不惧风浪,才能站稳脚跟。如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酌古御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成了自己那个时代中最强劲的脉搏!

篇十七: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陈禹潼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是时代的脉搏。

过去,在那样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是有那样多的人为国捐躯、为民解难,也有那一位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女同志——刘胡兰。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的行动,但没过几日,阎锡山便派军追捕了刘胡兰,她却拼死抵抗,面对恐惧的毒刑拷打,各种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宁死也不投降,最终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真是不可思议啊,仅一个15岁的女孩却有着坚定的爱国信念。她坚忍,不屈,很英雄……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也曾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过去,有抗日战争中的壮烈的革命烈士,;如今,有新冠病毒中最美的逆行者。

84岁高龄的钟南山,却坚守一线,无数日夜的奋斗,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您在去往武汉的列车上因疲惫而不得不靠在窗边的照片上的身影,让无数中国人流下热泪。

您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有一位母亲曾对他的孩子说:“孩子,你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

从古至今,有无数像刘胡兰、钟南山这样的人,扛起在他们那个时代所负的名为“英雄”的光荣。霍去病,保卫国土,成为一代名将;曾国藩,替人民着想,成为一代功臣;刘传健,勇于担当,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机长。这些人都是时代的脉搏!

这些人用他们的坚强,勇敢,善良鼓励了我们,激励了我们奋发有为发愤图强,这些英雄,被时代讴歌,被人民敬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人,是我乃至人民心中的英雄;这些人,是时代的脉搏,是黑暗中的光明!

篇十八: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高佳音

翻开中国发展的历史之书,一个个经典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是人民被迫着发出艰难的吼声,一阵阵冲锋的号声余音绕梁,那是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承载了范仲淹一生的政治理想与追求,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后面,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仕途生涯中,他为官清廉、正直进谏、调查民意,真正为百姓着想,真正为国家献计。因此,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成为不朽的、永恒的、人民心中的仁人志士。

古代有屈原、文天祥、岳飞等不朽的仁人志士,近代有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无数领袖前仆后继,用生命和不朽的精神激励人民砥砺前行,奋进新时代。两弹元勋钱学森20年来隐姓埋名,生活于西北荒无人迹的沙漠,日夜与核武器相伴,置危险于身外,为了脚下的家园,奉献大漠20载。若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最终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中国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

再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改革开放以来,申纪兰不断探索山区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带领平顺县西沟村人治山治沟,兴起办厂,逐浪市场经济大潮,奋力建设小康新村,西沟村的发展始终走在山西前列,让人民群众过上了美好生活。

另有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在他们心中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他们使中国的国力走进世界前列,他们使新中国的活力重新绚丽起来。

他们就是时代的脉搏!

篇十九: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徐梓淇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抗战期间,东北抗联将杨靖宇,领导东北抗联军抗击日本军队,最终他被围困在一个山上,长达四十多天与敌军浴血奋战,最终壮烈牺牲,敌人开膛破肚时,发现他肚子里只有棉絮,草根树皮,敌人顿时肃然起敬。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为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被围困于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王惠民也年仅十三。她们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曾贤生在平型关战斗中,在拼杀十余个日军后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在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的英雄何止这些?无数同胞为了消灭入侵者身死异地他乡,他们都是英雄,是我们如今生活的奠基人,这些英雄都值得我们铭记!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都是这个时代的脉搏!

篇二十:与时代共脉搏作文

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山光水色无精打采地立在那里。一只蝴蝶,孤独地飞着。忽然,它惊喜的发现一座如诗如画的大花园,它迫不及待地扑向花园的怀抱,花园像一双无形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它的脸颊。它贪婪地吮吸着香甜的花蜜,鲜花用最灿烂的笑容欢迎它的到来,还赠送它一份最可贵的礼物——那就是知识。

那只蝴蝶,就是我。《小学生时代》,你就是那座大花园。走进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彩色的“绘画花”,它展示着各所学校优秀的绘画作品。蓝色的“童谣花”,放映着首首童谣。绿色的“植株花”,教会了我种植各种小植株。橙色的“动物花”让我看到了种种形态的小动物。黄色的“新闻花”,它们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各种奇特的事。紫色的“笑话花”,逗得我合不拢嘴。粉色的“童话花”让我永保我的那颗纯洁的童心。最吸引我的是动人心弦的好人好事,它开出了火红火红的“红星花”……我在这片知识的花海里快乐地飞舞着,我时不时会深深地闻一闻那些散发着幽香的花朵,躺在草丛中,望着那湛蓝的天空,享受着阳光的亲吻。

《小学生时代》是你,用无穷的魅力感染着我;是你,用宝贵的知识净化着我的心灵;是你,用你趣味的文字赶走我所有烦恼。你是我的伙伴,陪伴着我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