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作文网

位置: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一个有趣的实验作文三年级

精选1.69W

篇一:自动吹气球

一个有趣的实验作文三年级

刘炳言

今天,老师要带领我们做一项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自动吹气球”。我很好奇,气球怎么会被自动吹起来呢?于是就兴奋地等着老师发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发下来了,有小苏打、柠檬汁、水和气球。

老师先详细地讲了怎么做实验,我认真地听着。老师讲完,一声令下,我们便急不可待地开始做这个小实验了。

首先,我拿起气球,把水倒进里边,接着又把适量的小苏打和柠檬汁倒进气球里。然后,我迅速把气球扎上口,并轻轻摇了几下。不一会儿,气球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就像有人把它吹起来一样。

我不明白气球为什么会变大,便好奇地问老师:“老师,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啊?”老师微笑着告诉我说:“小苏打是碱性物质,柠檬汁是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跟酸性物质一混合,就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气体,所以气球会膨胀起来。”

我听后恍然大悟。今天,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学到了新的科学知识。

篇二:会变色的紫甘蓝

李泽芸

今天,我在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字叫会变色的紫甘蓝。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台榨汁机、过滤网、玻璃杯、小苏打、白醋和紫甘蓝。再把紫甘蓝榨成汁,然后用过滤网过滤到一个玻璃杯里,继续把紫甘蓝汁分成三份,倒在三个玻璃杯里。

开始的时候,三个玻璃杯里的液体都是紫色透亮,像葡萄汁一样。往第一个玻璃杯里倒入少量的白醋,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原来,紫色的甘蓝汁变成了美艳的桃红色,像一杯新鲜的草莓汁。接下来,再往第二个玻璃杯里倒入少量的小苏打粉,用勺子搅一搅,神奇的是,甘蓝汁从紫色逐渐变成了蓝绿色。三杯不同颜色的液体放在一起,颜色非常鲜明艳丽,看着很可口,但是不能喝。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魔术实验。我很好奇的是,那两杯变了色的液体还能不能变回原来的紫色?

篇三:神奇的蜡烛

樊诗涵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好朋友小红告诉我:“你知道吗?有一种神奇的蜡烛,它会吸水。”我惊讶地说:“蜡烛怎么会自己吸水呢?”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回家问爸爸。爸爸说:“那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吧。”

于是爸爸拿出一个盘子、一支蜡烛、一个玻璃杯、一些颜料、还有一杯水。

爸爸先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中间,再用打火机点燃蜡烛。“用打火机时一定要小心啊!”爸爸对我说。然后,爸爸把水倒在盘子里,在水里加了一些颜料。我问爸爸:“爸爸,您加颜料做什么?”爸爸说:“这是为了看的更清晰。”接着爸爸把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你要仔细观察呀。”爸爸笑着对我说。我睁大眼睛注视着燃烧着的蜡烛。过了一会儿,蜡烛渐渐熄灭了,玻璃杯里面的水面慢慢升了上来,“哇!真是太神奇了!”

我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说:“其实这不是蜡烛吸水,实际上是负压吸水。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杯子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外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杯子内,使液面上升,蜡烛因缺氧而熄灭,所以给人造成了蜡烛吸水的假象。”

噢,原来这才是蜡烛吸水的真相。看来,神奇的蜡烛一点都不神奇。

篇四:会唱歌的玻璃杯

王诗淇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种实验,叫做“会唱歌的玻璃杯”。一开始我一点都不相信,一个普普通通的玻璃杯,怎么会唱歌呢?但等我做完实验才相信了。

我先要把材料准备好:两只薄壁葡萄酒杯、一根铁丝。

实验开始了,先把两只薄壁葡萄酒杯并排放在桌子上,两只薄壁葡萄酒杯像战士一样高耸地站在那里。在其中一只薄壁葡萄酒杯里倒入半杯清水,另外一只薄壁葡萄酒杯上搭上一根铁丝。接着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用潮湿的食指缓慢地顺着那只倒入半杯清水的杯沿缓慢摩擦。嗨!还真能发出声音。可声音很小,几乎听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食指不够潮湿?还是食指摩擦的地方错了?于是,我把食指沾的更湿了,用食指的各个部位继续摩擦杯沿。就在这个时候,你会听见一种响亮而美妙的持续音响。当食指继续摩擦杯沿时,第二只杯子居然也“唱起歌来”,这是怎么回事呀?

原来呀,手指摩擦玻璃杯,玻璃杯会受到微小的冲击,开始颤动,并波及周围的空气。杯子的振动在空气中产生声波,它同样可以清晰地传递到水面上。第二个杯子会“跟唱”,是因为两只杯子在受冲击时有同样的音高。

这个实验是不是很神奇呀?生活中还有好多小实验等着我们去探究呢!

篇五:蜡烛吸水

田承轩

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它的名字叫做“蜡烛吸水”。

首先,我们来准备实验材料,我们需要一支蜡烛、一个打火机,一个深一点的盘子、一个比蜡烛高一些的玻璃瓶,还有一杯水。

实验开始了!我们先让蜡烛站在盘子里,紧接着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然后把水慢慢地倒在盘子里,要注意水对蜡烛有一定的冲击力,不要把蜡烛冲倒了。水也不能太多了,否则蜡烛会漂起来。这时的蜡烛像一个站在水里的士兵。最后,我们把玻璃瓶竖直罩在蜡烛上,小心不要把火苗碰灭哦!

神奇的现象出现了:盘子里的水立刻向瓶子里涌去,开始时快速上升,蜡烛上的火苗同时在一点一点地变小,等到蜡烛全部灭了之后,水慢慢停止了上升。

这是什么原理呢?我充满了好奇,我认真观察了蜡烛熄灭时的动态,发现蜡烛猛地晃了一两下,是不是和空气有关系呢?和妈妈讨论了一下,妈妈帮我进行分析:瓶子套住了蜡烛,没有了与外界空气的对流,蜡烛就只能靠瓶子里的空气燃烧,空气燃烧完了,蜡烛就熄灭了,盘子里的水就被空气压到了瓶子里。

大家觉得这个实验有趣吗?!快快动手亲自验证一下吧!

篇六:观察蝌蚪的实验

金和臻

有人喜欢那可爱的小猫,有人喜欢那乖巧的小狗。可我却喜欢那毫不起眼的小蝌蚪,而这起源于我的一个小实验。

我听说蝌蚪脱离水就会死,于是我在池塘里抓了一些小蝌蚪,回家观察。我把一只青蛙的小蝌蚪从水里捞出来,十五分钟后,再把它放回水里,它神奇地动了。还和同伴们一起游来游去,好像没有这回事儿似得。我又把一只癞蛤蟆的小蝌蚪从水里拿出来,放在外头。同样的,十五分钟后,我再把它放回水里。它挣扎了一下,就不动了,沉入水底。

所以,我确定,青蛙的小蝌蚪可以在没有水的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一点。而癞蛤蟆的小蝌蚪,不宜在没有水的地方长时间存活,所以死掉了。

实验的结果是一只蝌蚪活下来了,一只死掉了。我明白了:表面上一样的事物,他的习性不一定一样。

后来我把这个实验告诉了我的妈妈,她说我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我们查了资料,我才知道:青蛙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身上有斑纹;而癞蛤蟆的蝌蚪全身黑色体型成椭圆形。而且,在清明节前后看到的大多是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一般在五月中旬才能见到。也就是说,有癞蛤蟆的蝌蚪时,还没有青蛙的蝌蚪;有青蛙的蝌蚪时,癞蛤蟆的蝌蚪早都变成癞蛤蟆上岸了。

蝌蚪是用鳃呼吸的,和鱼一样,脱离水就会死亡;等长成青蛙了,就用肺呼吸了。青蛙和癞蛤蟆都是既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活动的两栖动物。实验中的两只蝌蚪,它们应该都是癞蛤蟆的蝌蚪。至于一只活下来了一只死了,应该只是由于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

虽然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但是通过查阅资料,我还是学到了好多的知识。我想科学发现及发明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的。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一定会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仔细地观察,认真思考后,再下结论。